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冷泉亭和贾秋壑韵

标题包含
冷泉亭和贾秋壑韵
重到古招提,青松旧□围。 泉声流涧远,亭影带云微。 小雨随风去,残花逐絮飞。 白猿呼不应,人世几斜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回古老的寺庙,周围是熟悉的青松。 泉水在远处流淌,亭子的影子带着些许云朵。 小雨随风飘散,花瓣在风中飞舞。 呼唤白猿却得不到回应,时光在这时显得格外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招提:僧院,此指冷泉亭所在地寺庙;2. 青松旧□围:"□"表示此处缺失一字,可能是“绕”或“环”,意为松树围绕四周;3. 涧:山谷中的溪流;4. 亭影带云微:亭子的影子伴随着微云,寓意亭子在云中若隐若现;5. 絮:柳絮;6. 白猿呼不应:传说有人在此遇见白猿,但呼喊它却无回应;7. 斜晖:落日的余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重游故地冷泉亭为主线,通过描绘周边的自然景色与心境的变化,表现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重到古招提,青松旧□围”暗示了诗人再次来到曾经的招提(即寺庙),见证了青松依旧繁茂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中,“泉声流涧远,亭影带云微”描绘了泉水低语、亭子映衬着云朵的画面,传递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诗人还通过描绘“小雨随风去,残花逐絮飞”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事物无常的观念。在诗的结尾部分,“白猿呼不应,人世几斜晖”则意味着尽管人类无法与自然完全沟通,但仍旧欣赏这短暂而美好的世界。整首诗展现出一种哲理思考,借由抒写自然环境,传达了深远的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冷泉亭和贾秋壑韵》是南宋诗人潘玙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1264年),正是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潘玙经历了南宋王朝的衰落和内外忧患。由于北方金国的侵扰,以及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等问题,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潘玙在冷泉亭游览时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贾秋壑的怀念之情。 此外,潘玙生活的时代,文人墨客崇尚山水之游,流连于亭台楼阁之间,借山水以寄情寓志。冷泉亭作为西湖的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前来题诗唱和。潘玙在此地与贾秋壑的诗歌唱和,既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的交游风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