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卷舒堂竹

标题包含
题卷舒堂竹
月淡星疏子夜清,独骑黄鹤下吹笙。 当时只许风听得,学与行云佩玉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柔和,星星稀疏,在这宁静的夜晚,独自骑着黄鹤,吹响排箫。那时只有风吹得见,学习那云朵般的姿态和如同玉佩般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题卷舒堂竹》是一首描绘竹林美景的古诗。以下是诗词的字词注释: 1. 题:这首诗的题目是《题卷舒堂竹》,其中“题”表示诗的主题或题目。 2. 卷舒堂:一处宅院的名称。 3. 月淡星疏子夜清:描述夜晚的景象,月淡表示月亮不太明亮,星疏表示星星稀疏,子夜指深夜。 4. 独骑黄鹤下吹笙:描绘一个人骑着黄鹤在吹奏笙乐的场景。 5. 当时只许风听得:表示音乐之美只有风能欣赏。 6. 学与行云佩玉声:以行云衬托音乐的优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卷舒堂竹》以月色、星辰、黄鹤、清风等意象为笔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月光稀疏,星星点点,夜幕降临,一位诗人独自骑着黄鹤,吹奏着笙乐。在这宁静的夜晚,只有风和云才能听见这美妙的音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情和个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卷舒堂竹》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遂所作。王遂(约1148—1227),字雷川,生于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出身,历任州县官职。他在宋高宗、宋孝宗、宋宁宗时期担任地方官员,政绩显著,是南宋时期的名臣。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内外局势紧张。一方面,金国对南宋的威胁始终存在;另一方面,国内农民起义不断,政治腐败严重。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王遂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深感责任重大。 王遂年轻时曾以贤良方正闻名乡里,他不仅在治理地方上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还关心民间疾苦,多次向朝廷上疏建议改革时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许多建议并未被采纳。这种现实使他倍感无奈和忧虑。 在这种心境下,王遂游览了卷舒堂,看到了那里的竹林,灵感迸发,写下了这首《题卷舒堂竹》。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品质和高洁之志。他以竹子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面对困境不屈不挠。同时,通过赞美竹子的高洁之风,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