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五首 其四

标题包含
颂古五首 其四
千尺丝轮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渔舟唱晚》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河湖泊的美丽景色:千尺丝纶垂入水中,激起层层波浪;渔舟在湖面上荡漾,晚归的渔民披着蓑衣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颂古:又称“阐古”,佛教禅宗和尚用以颂扬古德言行的诗。 2. 千尺丝轮:此处喻指瀑布。 3. 直下垂:瀑布垂直下落。 4. 一波才动万波随:形容水波涟漪扩散的情景。 5. 堪画处:适合描绘的地方。 6. 渔人:打鱼的渔民。 7. 披得一蓑归:披着蓑衣回家。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颂古五首 其四》中,释惟照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渔舟晚唱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千尺丝轮”和“一波才动万波随”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江水荡漾、波光粼粼的美景。而“披得一蓑归”则生动地描绘了渔夫在暮色苍茫之中披着蓑衣悠然自得地回家的情景,从而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全诗借景抒情,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五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释惟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金、宋、元三国并立,战乱频繁。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心态也有所反映。释惟照作为一位僧侣诗人,他的人生际遇相对简单,但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他的诗歌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佛教信仰的坚定追求。 在《颂古五首 其四》中,释惟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恬淡。这种心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初期的时代背景,即战争与和平的交织,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