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松江馆

标题包含
题松江馆
津柳江风白浪平,棹移高馆古今情。 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津沽两岸柳枝轻拂水面,风吹江水掀起片片白浪;小船驶过高台驿站,引发了古今人们的感慨万千。一叶扁舟消失在天际,人们仿佛看到范蠡的身影,他或许会笑话那些计算行程、忙着做官的人吧。
去完善
释义
《题松江馆》:诗题,松江为长江下游支流,因江水色青而名,此地为水边别墅。题意是吟咏建于松江畔的别墅。 1. 津柳:即水边的柳树。 2. 江风:江上的风。 3. 白浪平:形容江水的波涛起伏状态。 4. 棹移:指划船前行。 5. 高馆:高大的别墅或宾馆。 6. 古今情:指古往今来的历史感慨。 7. 扁舟:小舟。 8. 一去:独自离去。 9. 鸱夷子:这里代指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改名为鸱夷子皮。 10. 分符:古代官吏受职时的信物,这里指的是赴任。
去完善
赏析
《题松江馆》这首诗歌以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开篇,通过“津柳江风白浪平,棹移高馆古今情”两句描绘了松江馆的周围环境以及诗人乘坐扁舟穿梭其中的情境。这里的“津柳江风白浪平”指的是河岸边的柳树、吹拂的江风和看似平静实则汹涌的白浪,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而“棹移高馆古今情”则暗示了随着船只的移动,诗人逐渐靠近那座古老的高馆,不禁让人感慨时光荏苒,世事如梦。接下来的“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则是诗人以范蠡(鸱夷子)自喻,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功名未果的遗憾。同时,这句诗也传达出诗人对自己游历行程的一种淡定与超脱的态度,即在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还能保持乐观和从容的心境。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松江馆及其周边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感慨万千的人生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贞元年间(785-805年),羊士谔创作了这首《题松江馆》。羊士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因在科考中未能取得功名,一生沉浮于下僚。他在当时的唐朝社会环境中,也颇受关注。 贞元时期,唐朝虽然逐渐摆脱安史之乱的影响,但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仍承受着重大的压力。士人阶层面临诸多困扰,如何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成为了他们关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羊士谔以诗文抒发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努力在困境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这首《题松江馆》表达了羊士谔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与世无争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羊士谔在江南游历的过程中,他借松江馆为舞台,展示了个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