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过山川,故地重游,弯月在楼顶漏出,午夜钟声响起.梦境中的别离无法呼唤,书中文字写成了诗章, 蜡光半照在翠鸟儿身上,香气弥漫在刺绣的花瓣之间.
相传刘郎因思念而不得至的仙境,那相隔千里的地方如今更加遥远.微风吹过,芙蓉花开,池塘边的声音如此亲切.
台阶上的神兽栩栩如生,一旁的金蟾叼着锁环,玉虎拉着水绳.年轻的韩掾如同贾氏一样透过竹帘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宓妃把自己的枕头留给魏王,留下了她的美貌与才华.
春天的花草不要和我的心绪一起生长,每一寸的相思都燃烧成了灰烬.含情的春光短暂,夜幕降临,楼台上似乎听见了音乐声,可帘子后面的人却无法过去.她头上的饰物因为害羞掉了下来,就像镜子里的凤凰也感到羞愧.天亮以后,她要回家了,带着一颗沉甸甸的心.
那里,哀婉的筝声伴着急促的笛音,樱花树下的小径延伸至垂柳岸边.邻居家的女儿到了年纪还没有出嫁,就像白天的太阳,虽然温暖,但三月的阳光并不强烈.江南的溧阳公主年仅14岁,清明节后的阳光明媚,她们一同赏景.夜深人静,梁间的燕子听到的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去完善
释义
1. 空言:指无法实现的诺言。
2. 绝踪:消失踪迹,这里指离别。
3. 蜡照:用蜡烛照明。
4. 金翡翠:华丽的被子或衣物。
5. 麝熏:麝香的气味。
6. 绣芙蓉:芙蓉花图案的绣花。
7. 刘郎:刘晨,汉代人,这里指代离别的情郎。
8.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对方所在的遥远地方。
9. 东风:春风。
10. 芙蓉塘:荷花塘。
11. 金蟾:金属制成的蟾蜍形香炉。
12. 玉虎:玉器雕刻的老虎形状,用于打水。
13. 贾氏窥帘:贾充的女儿偷看韩寿,对他产生爱慕之情。
14. 宓妃留枕:洛神赠给曹植一个枕头,暗示对他的眷恋。
15. 春心:春天的生机,这里指爱情欲望。
16. 花:比喻所爱的人。
17. 哀筝:悲凉的筝声。
18. 樱花:樱花树,这里指春天盛开的樱花。
19. 溧阳公主:南朝宋武帝的女儿。
20. 展转:辗转反侧,形容难以入眠。
21. 五更:古代计时单位,指深夜。
22. 梁间燕子:屋檐下的燕子。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以梦醒时的朦胧景象开篇,写女子空等情人的失望心情。颔联“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描绘梦中离别的情景,表现思念之深切。颈联“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描述女子的居住环境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暗示她的高贵身份。尾联“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以刘郎的故事比喻男子追求爱情的艰难,表达女子对男子的深深牵挂。
第二首诗的颔联“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形容女子的孤独寂寞,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颈联“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尾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劝诫女子不要过于执着于爱情,以免遭受更多痛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四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晚唐时期(公元813年至859年)。在这段时间里,李商隐经历了宦海沉浮,生活颇为坎坷。他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提拔和器重,后来却卷入牛李党争,被令狐绹疏远。他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更加关注个人情感和心灵世界的抒发。
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不再像贞观、开元年间那样繁荣昌盛,而是逐渐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斗争激烈,民间疾苦日甚。李商隐在这组诗中,以婉转深沉的诗句表达了他对爱情、理想和人世的感慨,反映了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痛苦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