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作为君王已经不容易,身为臣子更是艰难。忠诚、诚实的行为难以彰显,反而容易被怀疑和诽谤。周公辅佐成王时,他的金縢功劳无法磨灭。他用心扶持朝廷,而两个叔叔却散播谣言。后来他因受冤而自我放逐到东方,常常悲痛不已。之后上苍显现异象,风雨交加。庄稼被吹倒,显示出天威不可触犯。于是他开始反思,打开金縢,让人明白事实真相。周公的事迹得到澄清,成王因此痛悔不已。我希望把这首歌颂结束,因为它的旋律悲伤又漫长。希望今天的欢乐能相互传递,将来离别时也能彼此不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为君既不易:指成为君主并不容易。
2. 为臣良独难:做臣子更难。
3. 忠信事不显:忠诚守信的事迹并未得到彰显。
4. 见疑患:被怀疑甚至遭陷害。
5. 周公佐成王:周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
6. 金縢:古代藏在金匮中的文献,这里指周公的功劳。
7. 推心辅王室:尽力辅佐朝廷。
8. 二叔反流言:管叔、蔡叔散布谣言攻击周公。
9. 待罪居东国:周公因此被诬陷,离开朝廷到东方居住。
10. 泣涕常流连:常常因悲伤而流泪。
11. 皇灵大动变:天神发怒,显示预兆。
12. 震雷风且寒:打雷时风雨交加,天气寒冷。
13. 拔树偃秋稼:形容天灾的严重程度。
14. 天威不可干:天威不能触犯。
15. 素服开金縢:穿素服打开金匮,指周公真诚悔过。
16. 感悟求其端:寻求并理解事情的根本原因。
17. 公旦事既显:周公的事实在后世得以彰显。
18. 成王乃哀叹:周成王为此感到悲哀。
19. 吾欲竟此曲:我想唱完这首歌。
20. 此曲悲且长:这首歌既悲哀又漫长。
21. 今日乐相乐:今天我们要互相取乐。
22. 别后莫相忘:离别之后不要忘记彼此。

去完善
赏析
《怨歌行》是曹植的一首乐府诗,以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为原型,揭示了忠诚于职责却遭受诽谤和误解的悲哀。诗中通过描绘周公佐成王的史实,以及自己经历的失意、困境和感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痛和无奈。尽管他们之间身份地位悬殊,但在音乐的力量下,共享欢乐与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相聚,谨记别后的牵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怨歌行》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217年至221年之间,此时的曹植因在政治斗争中失势,被任命为鄄城王,远离朝廷权力中心。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孤独和忧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在诗中,曹植通过描绘宫女的怨情,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他以宫女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年轻美貌时被选入宫,受到皇帝的宠爱,但最终却被冷落、被遗忘的命运。这种命运象征着曹植自己的人生遭遇,他在政治上曾经备受器重,却因为宫廷斗争而失去权势,成为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的风俗和历史背景。当时的宫廷生活充满了奢华和淫逸,皇帝沉湎于酒色,使得宫女们的命运悲惨。而这种社会现象也与曹植的忧国忧民之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他的诗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