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薤露行

标题包含
薤露行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植(179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操的儿子。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 曹植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的父亲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查看更多
阿培0802
去完善

译文
天地的空间是无限的,阴阳在相互转化中循环不息。人的一生如同尘土般短暂,随风飘散。我希望能有机会展示我的才华,为一个贤明的君主效力。怀着这样的才能,我独树一帜,豪放不羁。鱼和龙同族,走兽以麒麟为荣。连动物都懂得道义,更何况是人呢?孔子编纂了《诗》、《书》,辉煌的王道事业已经呈现。让我用这小小的笔,挥洒文字,留下千古芬芳吧。
阿培0802
去完善
释义
1. 天地无穷极:指天地的广阔无边。 2. 阴阳转相因:阴阳相互转化,指自然界的规律。 3.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人生在世,如同被风吹起的尘土,短暂而渺小。 4.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希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为贤明的君主效力。 5. 王佐才:辅佐君王的人才。 6.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鱼和乌龟尊崇神龙,野兽崇拜麒麟,比喻有才之人受到尊敬。 7.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连动物都知道美德的重要,更何况是人。 8. 孔氏删诗书:孔子编写了《诗经》和《尚书》。 9. 王业粲已分:王者的事业已经很明显。 10. 骋我径寸翰:挥动我的笔。 11. 流藻垂华芬:留下美好的文采。
阿培0802
去完善
赏析
《薤露行》以咏物抒怀的笔法,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贤明的君主下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以及对于道德、文章之美的追求。全诗格调豪迈,意味深长。 首联“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揭示了宇宙人生的规律,为下文表达人生无常、时光短暂铺垫了背景。 颔联“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用风中之尘形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寄寓了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表明诗人希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佐贤明的君王治理国家,体现出对理想政治的热切期待。 颌联“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正面凸显诗人的才能和志气,并表明他具有独立不群的品德。 尾联“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指出万物皆有德,人类更应重视修身立德,为自己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 最后两句“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表示孔子删订诗经、书经,已然为文化事业立下基石,而作为一位文人,更要将个人的才华奉献给社会,留下光辉的业绩。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现了曹植宏大的政治抱负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并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阿培0802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薤露行》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于公元220年左右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曹魏初期,当时曹植因失宠于其兄曹操而离开政治中心,被任命为鄄城侯,远离了权力的漩涡。 在这个特殊时期,曹植目睹了战乱后的百姓疾苦和国家衰败的景象,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他以诗为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在曹植所处的时代,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军阀混战,民生疾苦,社会动荡不安。这种时代的背景为曹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得以通过诗歌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因此,《薤露行》实际上也是一首描绘当时社会现实的史诗。
阿培0802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