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城偶题

标题包含
南城偶题
城南好山何太幽,人家对门溪水流。春禽啼树野花落,雪瀑挂崖岚翠浮。长镵自可斸灵药,短筇何必寻丹丘。一声清啸暮天碧,松顶月明人倚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城南的那座山中,景色显得格外宁静幽深。两岸居民家门前,溪水悠悠流过。春天里,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野花在树林间飘零,雪白的瀑布从山崖倾泻而下,山间云雾缭绕,岚翠萦绕。可以用长镵挖掘那珍贵的药材,短筇就不必寻找遥远仙境。傍晚时分,一声清澈的口哨响彻天空,夜幕降临,明月映照松树之巅,人们在楼阁中凭栏赏月。
去完善
释义
1. 南城:这首诗的题目是《南城偶题》,南指的是诗中的城南地区。 2. 太幽:指自然环境非常清幽。 3. 对门:指房屋对面。 4. 春禽:春天里的鸟雀。 5. 雪瀑: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如雪般洁白。 6. 岚翠:雾气笼罩下的翠绿山色。 7. 长镵:一种农具,用于挖掘土壤。 8. 灵药:具有神奇药效的草药。 9. 短筇:短的手杖,用来帮助行走于山林之间。 10. 丹丘:神话中的神仙居所,此处指寻求仙境。 11. 一声清啸:指作者的长啸声。 12. 松顶月明:月光照耀在松树之巅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在城南的山林中,诗人发现了山的幽深、溪水的流淌、春禽的啼鸣、野花的飘落以及瀑布挂崖的美景。这些自然景色不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还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在此地采集灵药、探寻仙境的愿望,体现了他对道家修炼的向往。最后,诗人在暮色苍茫之际,站在月朗星稀的松顶楼上,发出一声清啸,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城偶题》是明代诗人杨彝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末年,大约在1640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战乱频发,民生疾苦。 杨彝生活在这一时代,他的生平事迹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紧密相连。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成年后科举失利,并未走入仕途。他在南城县(今江西南丰)一带生活,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大事。在明朝末年,战乱频仍,民生困苦,使他深感忧虑。 在这一背景下,杨彝以《南城偶题》为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民众的同情。诗中描绘了南城的一派荒凉景象,借景抒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