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少年游

标题包含
少年游
丹青闲展小屏山。 香炉一丝寒。 织锦回纹,生绡红泪,不语自羞看。 相思念远关河隔,终日望征鞍。 不识单栖,忍教良夜,魂梦觅长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闲暇之时,我展开画卷欣赏这山水小景。 画中透露出丝丝的香炉烟气,带来了一丝寒冷。 画面中有复杂的织锦纹理,还有生绡上沾染的红泪,让人感到忧伤。 在这无言的画面中,我羞愧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对于远方的思念,让我感受到了关山河流的遥远。 整日里都在盼望着那远征的人儿能够归来。 不知孤独的滋味,怎能让这美好的夜晚白白流逝,只能在梦中寻找长安的身影。
去完善
释义
1. 方千里:宋代词人。 2. 丹青: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主要颜料,此代指绘画作品。 3. 小屏山:屏幕上的山水画。 4. 香炉:焚烧香料的容器,用以礼佛或祭祀祖先。 5. 丝寒:微寒的感觉。 6. 织锦回纹:织有回纹的锦绣。 7.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 8. 红泪:红色泪水,多形容美人之泪。 9. 不语:沉默不言。 10. 相思念远关河隔:相隔遥远的思念之情。 11. 终日望征鞍:整天盼望出征的人归来。 12. 不识单栖:无法忍受孤单的生活。 13. 忍教良夜:在美好的夜晚忍受相思之苦。 14. 魂梦觅长安:在梦中寻找爱人所在的京城。
去完善
赏析
《少年游》是南宋词人方千里创作的一首描绘相思情感的词。上阕写女子独居时的景象。她闲暇时翻看绘有山水的画屏,以香炉添一缕寒气,表达孤独的心境。她看到织锦上的回纹和生绡上的红泪,这些图案让她不禁想起与爱人的别离,羞涩地不愿再细看。下阕表现女子的思念之情。她与爱人相隔遥远,只能通过关河相望。她整日盼望爱人的归来,但始终未能如愿。她没有料到自己会独守空房,难以忍受漫漫长夜的寂寞,只能在梦中寻找长安的踪影。全词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了一位柔情似水的女子在离愁别绪中的无奈与哀怨,使得这首词成为了宋代闺怨词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年游》是南宋词人方千里的一首婉约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词人生活在江南地区。 在这个时代,宋朝的社会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众多,诗歌、词赋等文学形式非常兴盛。方千里作为一位著名词人,其作品以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美丽的自然风景著称。他在这首《少年游》中,通过对少年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自己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这段时间里,方千里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此外,他还曾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积累了丰富的旅行经验。这些人生经历使他的词作具有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