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涧梅
龙脊桥边鹤膝幽,一枝斜亚水横流。
自从识破胡笳曲,吹彻黄昏不解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脊桥畔仙鹤悠然立,一树枝条向水面倾斜。
自从学会了胡笳曲,无论到何时,心情都不会感到忧虑。
去完善
释义
龙脊桥:指具有龙形脊的桥,此处借指桥梁。
鹤膝:原为竹子的形状,这里用以形容竹子弯曲的形状。
解:理解、明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形象的古诗。诗人葛天民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姿态和神韵。
“龙脊桥边鹤膝幽”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梅花的生长环境。龙脊桥是古代中国著名的石桥,鹤膝则是梅花的形象比喻。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龙脊桥旁,一株梅树静静地生长着,就像一只仙鹤的膝盖一样优雅。
“一枝斜亚水横流”则是对梅花具体形象的描绘。梅枝斜向水面伸展,仿佛在水中流淌。这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梅花的柔美和婉约。
“自从识破胡笳曲,吹彻黄昏不解愁。”两句则是对梅花精神的赞美。胡笳是一种古代的乐器,其声音哀婉动人。诗人认为,梅花的美丽并不只是外在的形象,更在于它那坚韧不屈的精神气质。即使是在黄昏时分,梅花依然能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使人忘却忧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竺涧梅》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梅花开在竺涧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葛天民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期。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葛天民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这首诗便是他在一次春游中,看到竺涧旁的梅花盛开时所创作的。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外忍辱负重,对内却贪污腐化。葛天民作为一名士人,对此深感痛心。然而,他并没有被现实击垮,而是选择了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这首《竺涧梅》就是他的这种情感的一种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