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盆中景,尺幅小林泉。径寸黄阳逢闰缩,满株金豆隔年悬。石爱米家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盆里的景致,如同小幅度的山林和泉水。狭窄的小径上,黄色的叶子在闰月里逐渐缩小,整个植株上的金色豆荚在隔年的时光中悬挂着。石头与米家相得益彰。
去完善
释义
《望江南》是词牌名,此处指的是清朝词人张夏的《望江南·盆中景》。以下是根据诗词的注释:
1. 盆中景:指盆景,一种微型自然景观的艺术品。
2. 尺幅:一尺大小,形容空间狭小。
3. 小林泉:小树林和小瀑布,这里代指盆景中的景致。
4. 径寸:直径一寸,形容黄杨木生长缓慢,此处用此来形容盆景中黄杨木的大小。
5. 黄阳:黄杨木,木质细密,色泽黄润,常用于制作木雕、盆景等艺术品。
6. 逢闰缩:每逢闰年时,枝条会收缩,比喻树木生长缓慢。
7. 金豆:金黄色的小果实,可能是枫树、槐树或其他树种结出的果实。
8. 隔年悬:隔年才成熟悬挂在枝头。
9. 石爱米家颠:石头喜欢安置在米芾这样擅长书画的人眼中理想的位置。
去完善
赏析
《望江南》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盆景画卷,展现了词人张夏对自然景物和文人墨客的独到品味。盆中的景色如同小幅的山水画,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座幽静的小林泉之中。在这里,“黄阳”指的是盆景植物,而“金豆”则是指成熟的果实。由于盆景植物的养护需要精心的照料,因此在诗句中提及了“满株金豆隔年悬”的现象,意味着这种美好的景致并非易得,而是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来培育。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喜爱的石头造型——“米家颠”,这暗示了词人对古朴自然的追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人趣味的欣赏。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观察和对精致景观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江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张夏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45年至760年之间,此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前后,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张夏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早年曾任刺史,后因战乱被贬为县令。在任期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对国家和人民充满了忧虑。然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信国家能够度过难关。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夏通过《望江南》一词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