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题石田写菰川庄图,庄今废福城庵
旧沧洲。是老翁白石,亲写武陵游。藓净渔矶,花飘贾篾,中间著个羊裘。烟鸟归、四围松竹,倚遍了、明月最高楼。不识侯门,有名相里,笔墨风流。堪叹桑田更改,把图书金石,尽付浮鸥。香阁经笺,法堂钟鼓,凄凉一点灯油。争传说、高人舍宅,任他日、乳燕啼鸠。只看吴宫晋苑,剩得松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篇描绘古代文人隐居生活的古文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现代白话文的译文如下:
古老的沧州地区。那里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亲自书写着武陵游记。那里的岩石上长满了苔藓,花儿随着风儿飘落,其间穿着一件羊皮衣。鸟儿在烟雾中归来,四周环绕着松竹,老者倚靠在高楼上,望向那明亮的月光。这里并非贵族府邸,却有着名相的才情和儒雅风度。
令人感叹的是,世事如梦,变幻无常,那些曾经的辉煌如同书籍、金石般随风而逝。楼阁中的经文卷轴,法堂里的钟声鼓声,都显得如此寂寞和萧瑟,只剩下那一盏昏暗的油灯。世人都在传颂那位隐居高人的事迹,而他的故居已经变得杂草丛生,成为飞鸟的栖息之地。就像过去的吴宫晋苑,如今只剩下松柏和楸树为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田:指石涛,明代著名画家。
2. 菰川庄:即福城庵,位于苏州市郊的著名景点。
3. 白石:代指老翁石涛。
4. 武陵游:此处描绘了桃花源的景象。
5. 藓净渔矶:形容岸边干净整洁。
6. 花飘贾篾:描述了春季花开时,竹筏载着商人来来往往的场景。
7. 羊裘:指庄子。
8. 四围松竹:周围环绕着松树和竹子。
9. 明月最高楼:描绘了月光洒在高楼上的美景。
10. 不识侯门:形容画中景色不受权贵影响。
11. 有名相里: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
12. 烟鸟:烟雾中的鸟儿。
13. 桑田更改:表示世事变迁。
14. 图书金石:指古籍文物。
15. 浮鸥:水鸟,此处指时间流逝。
16. 香阁经笺:指寺庙里的经书典籍。
17. 法堂钟鼓:描写寺庙的钟声和鼓声。
18. 乳燕啼鸠:形容春天鸟儿活跃的景象。
19. 吴宫晋苑:指古代帝王的宫殿和园林。
20. 剩得松楸:只剩下松柏和楸树见证历史的沧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张夏的视角描绘了石田写菰川庄图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武陵游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词的上阕描述了画中的人物和景物,如白石老翁、渔矶、贾篾等,展现了画的生动形象。下阕则从画中的景物联想到现实中的人间沧桑,感叹世事无常,过去的繁华已不再,只剩下一片荒凉。词人通过对比过去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萼红 题石田写菰川庄图,庄今废福城庵》是清代诗人张夏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清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这段时间里,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
作为一位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文人墨客,张夏对当时的世态炎凉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曾多次科举落第,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种背景下,他以诗词抒发自己的感慨,反映人民的疾苦,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一萼红 题石田写菰川庄图,庄今废福城庵》一词中,张夏通过对废弃的福城庵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沧桑之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源于当时的社会现状,也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