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赏桂和蒋玉渊
嘉树几经秋。满覆庭阴伴素侯。每到花时来燕坐,斜眸。金粟垂垂拂屋楼。斗酒不难求。明月当筵清露收。此是邻家家咫尺,容留。入榻浓香梦不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树木已经度过了好几个秋天。它覆盖了整个庭院,陪伴着简单的时光。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鸟儿们都会来这里悠闲地坐着,它们的眼睛斜视着那些金色的花朵。这些都是容易找到的酒宴,因为月亮就挂在餐桌上方,还有清新的露珠可以收集。这里就是邻居的家,距离很近,他们愿意留下我,让我沉浸在浓郁的香气中,在梦中畅游。
去完善
释义
1.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南乡”、“烟柳断桥”等。
2. 赏桂:观赏桂花。
3. 和:应和,此指以同一词牌填词作答。
4. 蒋玉渊:蒋人凤,字玉渊,江苏宜兴人。清代文人,词人。
5. 嘉树:美好的树木,此处指桂花树。
6. 几:多次。
7. 秋:四季之一,天文学上指从立秋起至立冬止的期间。
8. 满覆:布满,覆盖。
9. 庭阴:庭院里的阴影。
10. 素侯:梅花别称。此处喻指桂花。
11. 花时:花开的季节。
12. 燕坐:安然静坐。
13. 金粟:桂花别名,因其花瓣细小,呈金黄色而得名。
14. 垂垂:下垂貌。
15. 拂屋楼:轻轻擦过屋顶。
16. 斗酒:犹言薄酒,谦辞。
17. 不难求:容易得到。
18. 当筵:在酒席上。
19. 清露收:指用露水调制美酒。
20. 邻家:邻居,此指不远处的桂花树。
21.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22. 容留:允许留下,此指桂花香气弥漫于四周。
23. 入榻:进入床榻。
24. 浓香:浓烈的香气。
25. 梦不休:梦中无停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嘉树几经秋”开篇,嘉树即桂花,形象地描绘出桂花的美丽与姿态。同时,这句也寓意着岁月的无情,如同桂树的落叶一般。接下来的“满覆庭阴伴素侯”则是作者在欣赏桂花时的感悟,表达了桂花的美好与宁静。
“每到花时来燕坐,斜眸。金粟垂垂拂屋楼。”这一句中,燕坐是指闲坐、安坐,表现出作者在欣赏桂花时的悠然心境。而“金粟”则是对桂花的赞美,比喻桂花的金黄与饱满。
下阕中的“斗酒不难求。明月当筵清露收。”斗酒指的是量小如斗的酒器,这两句表明了作者与友人相聚共赏桂花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尾的“此是邻家家咫尺,容留。入榻浓香梦不休。”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甚至将其视为自己的家人一般,表达了对桂花的依恋。最后一句“入榻浓香梦不休”则寓意着作者沉浸在桂花的香气之中,难以忘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 赏桂和蒋玉渊》是清朝词人张夏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康熙年间,正值康乾盛世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在创作这首词时,张夏已经步入晚年,他一生历经明朝末年的战乱、清朝入关的变革,但始终坚持文人风骨,不仕新朝。他在隐居山林的岁月里,寄情山水,以诗词歌赋抒发胸臆。这首词正是他在赏桂之际,和友人蒋玉渊共同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们闲适的心境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同时,这个时期的清朝文人在面对国运昌盛的同时,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衰微。因此,他们在诗词创作中,既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也是张夏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