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桑子 其一 秋闺

标题包含
采桑子 其一 秋闺
针楼共上呼俦侣,薄薄罗裳。窄窄鞋香。归到空房出浴凉。晚妆重理无人见,形影商量。浓淡谁长。星月嫌他隔景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针线楼上有许多同伴在呼唤。她们穿着薄薄的罗裳,踩着精致的鞋子。回到空房间洗完澡,凉意袭来。晚上重新梳妆打扮,却没有人看见。只有影子与她相伴。她的妆容是如此的淡雅,以至于连星月都显得逊色。
去完善
释义
1. 采桑子:词牌名。 2. 张夏:清朝人,生卒年不详,字青石桥,江苏钱塘(今杭州)人。词人。 3. 俦(chóu)侣:伴侣,同伴。 4. 薄薄罗裳:指薄薄的丝裙。罗裳,丝绸制成的裙子。 5. 窄窄鞋香:指女子的鞋子散发出香气。 6. 空房:指女子独居的房间。 7. 浴凉:沐浴后感觉凉爽。 8. 晚妆:指晚上梳妆打扮。 9. 重理:重新整理。 10. 星月嫌他隔景阳:意指夜晚明亮的星光与月光照进房间,使得室内光线充足,使人们感觉不到窗帘的存在。这里表示室内光线明亮,显示出女主人公的心情愉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女子在秋闺中的生活情境。首句“针楼共上呼俦侣”暗示了女子的生活环境和她的孤独寂寞。她只能和针楼里的同伴一起寻找乐趣,这是一种无奈的表达。接下来“薄薄罗裳。窄窄鞋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服饰和生活细节。 下阕中,“晚妆重理无人见”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无助,即便化了妆也没人看到,更加突出了她的孤单。后面的“形影商量。浓淡谁长”是她的内心独白,她在和自己的影子对话,问自己妆容的浓淡是否合适,这也暗示了她没有人陪伴,只有自己的影子可以交谈。最后一句“星月嫌他隔景阳”则表达了一种渴望被理解和关注的愿望,她希望星月和阳光能给她带来温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其一·秋闺》是清代词人张夏创作的古诗词,大致创作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清朝晚期。这个时期中国正值多事之秋,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都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词人张夏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也并不如意。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里,他曾辗转流离,历经沧桑,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善于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采桑子·其一·秋闺》以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的哀愁,抒发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词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