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湖泛偕尤悔罨、刘易台
溪头放棹,白鹭飞清昼。四面绝红麈,扑青苍、山攒水凑。从中选胜,最爱养鱼陂,围榻柳。阴晴骤。正是黄梅候。
水边林下,名迹千秋有。今日遂良游,把清尊、临风一酹。三三雨雨,相舆扣舷歌,沾袍袖。归迟否。明日刚初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溪水源头划船,看到白鹭在清澈的白天飞翔。这里远离红尘纷扰,青山绿水环绕。在众多美景中,最喜欢这个养鱼的池塘,周围围着躺椅和柳树。这里的天气多变,突然就变天了。正好是黄梅时节。
在水边树林下,千年的名胜古迹依然存在。今天我们来到这个地方,拿着酒杯,对着风祈祷。小雨下下停停,大家一起敲打船舷唱歌,雨水沾湿了衣服和袖子。什么时候回去呢?明天就是刚好的初九。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蓦山溪: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2. 湖泛:泛舟湖上。
3. 尤悔罨、刘易台:两人分别名为尤悔罨和刘易台,皆为当时文人墨客。
4. 溪头放棹:在溪头划船。
5. 白鹭飞清昼:形容白鹭在明亮的白昼中飞翔。
6. 四面绝红麈:指周围没有红尘俗世的打扰。
7. 扑青苍:展现出青山绿水的美景。
8. 山攒水凑:山水汇聚,表示环境优美。
9. 从中选胜:选择其中的美景。
10. 最爱养鱼陂:最喜欢在鱼塘边游玩。
11. 围榻柳:围着柳树摆放坐垫。
12. 阴晴骤:天气时阴时晴,变化无常。
13. 黄梅候:黄梅季节的时候。
14. 水边林下:在水边和林间。
15. 名迹千秋有:这里有千年的名胜古迹。
16. 遂良游:尽情地游览。
17. 把清尊:举起酒杯。
18. 临风一酹:对着风敬酒。
19. 三三雨雨:下雨的次数频繁。
20. 相舆扣舷歌:一起敲击船舷唱歌。
21. 沾袍袖:衣服被雨水沾湿。
22. 归迟否:回家是否太晚了。
23. 明日刚初九:明天是农历初九的日子。
去完善
赏析
《蓦山溪·湖泛偕尤悔罨、刘易台》是清代词人张夏的作品,描绘了在湖上泛舟的美好时光。首句“溪头放棹,白鹭飞清昼”便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画面:白鹭在清澈的湖面上翩翩起舞,呈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四面绝红麈,扑青苍、山攒水凑”则进一步渲染了湖光山色的美丽。
紧接着,作者提到了“名迹千秋有”,这里的“名迹”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名胜古迹,暗示着他们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而“把清尊、临风一酹”则是说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举杯庆祝,享受这份美好的时光。
而后,“三三雨雨,相舆扣舷歌”更是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在这连绵不断的雨水中仍然不减游玩的热情,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情感。最后两句“沾袍袖。归迟否。明日刚初九。”则预示着他们将在第二天继续这样的美好时光,再一次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蓦山溪·湖泛偕尤悔罨、刘易台》是南宋著名词人张夏的一首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259年左右。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相对较为安定。
在这一时期,张夏作为南宋官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他与友人尤悔罨、刘易台一起游览西湖,共同抒发对美好景色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这首词以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为引子,描绘了湖面、荷花、蜻蜓等夏日景物,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之美。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词人却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深深痛惜。这也反映了当时南宋士大夫阶层普遍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