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缕曲 读史

标题包含
金缕曲 读史
强弱无常势。是何人、发皇三户,催枯二世。世将威名归羽父,破釜沉船意气。过钜鹿、咸阳危矣。掘冢烧宫拚太莽,为先王、报雪春秋义。恁年少,惊天地。渡江到此三年耳。笑当年、四君五国,扣关而已。置酒鸿门双剑舞,还保鲁兄沛弟。号霸主、彭城真帝。垓下天亡非战罪,剩美人、骏马英雄泪。破成败,史还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局势瞬息万变,谁能够发扬国家正义,摧毁腐败势力?项羽一代英豪,曾以破釜沉舟的气概击败秦朝军队,令世人叹服。焚烧宫殿,拼命一搏,只为给先王报仇,彰显忠诚和道义。年轻有为,勇冠三军,令人震惊。渡长江已历三载,回想当初六国求贤访能,竟只能叩响城门,现如今鸿门宴上二人共舞,却是以兄弟相称,彭城之战称霸,堪称一代帝王。尽管最后垓下之战因天命而非战败,仍留下美人、宝马和英雄的眼泪。历史记载这一切兴亡,千古传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先王:这里指赵武灵王。他攻打秦国时在赵国地域的延陵至蟠溪一带失利,后来派仇液走韩、魏联合攻打秦国的寿春。秦始皇灭赵国时已经老死在沙丘。 2. 鲁兄沛弟:指刘邦和项羽。兄弟之称源于他们起义前为布衣之交。 3. 彭城真帝:楚汉争霸时期,彭越助汉,被刘邦封为魏相。项羽攻陷梁地,抓获彭越的老母妻子,煮了给诸侯看,迫令彭越投降,但彭越拒不投降。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 4. 垓下天亡非战罪:楚汉相争末期,彭越不断袭击楚军的粮道,导致楚军乏食。而曹参等则四处骚扰楚军。项羽被迫与汉军在垓下会战。项羽撤退时被吕马童所杀。
去完善
赏析
《金缕曲·读史》这首词,以历史的视角来评述霸王项羽的兴亡,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首先描述了历史的无常态势,随后通过“发皇三户”,“催枯二世”等词汇,勾勒出项羽这位古代英雄的鲜明形象。再接着描绘了项羽奋勇拼杀,义无反顾的场景,如“破釜沉船”的气概,使人感受到了那份激动人心的豪迈之情。尽管最终失利,但也不能否定他的人格魅力和历史贡献,故而有了“为王报雪春秋义”之说。而此词末尾所描述的“剩美人、骏马英雄泪”,又进一步渲染了悲壮的氛围,使得整首词的艺术效果达到了高潮。这首词不仅表现出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了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度思考,使读者在品读之间深感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缕曲 读史》是清代词人张夏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清朝时期,也就是公元1644年至1911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 在这个时期,张夏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经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但是屡次不第,这也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对于历史上的治乱兴替也有深刻的反思。 此外,清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这一时期,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等一系列的战争使得中国陷入了深深的民族危机之中。而清朝内部的腐败无能,更是加剧了民众的痛苦。因此,张夏在《金缕曲 读史》中表现出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也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