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山
廛隠筑东山,林高撼翠寒。
云藏安石馆,竹扫葛仙坛。
径绕泉鸣壑,天低月近栏。
秋风扶杖屦,漉酒助君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尘世在东山上修建房舍,树林高耸令人感受到清凉寒意。
白云藏匿了谢安的宅第,绿竹清扫了葛洪的祭坛。
山径曲折环绕着瀑布和山谷,天空低垂月光靠近栏杆。
秋风吹拂着手杖和鞋子,过滤酒水与你共享欢乐。
去完善
释义
1. 廛:廛市,市场。
2. 安石馆:即安期馆,位于浙江金华,这里用以指代陈谦的住所。
3. 葛仙坛:即葛洪炼丹处,位于江西贵溪,这里借指炼丹之地。
4. 泉鸣壑:形容山谷间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
5. 天低月近栏:描述天空低垂,月亮靠近栏杆的景象。
6. 扶杖屦:扶着拐杖步行。
去完善
赏析
《华盖山》是宋朝诗人陈谦所作的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林画卷。
首先,诗的第一句“廛隠筑东山”,描绘了山中隐居的意境。这里的“廛隠”是指城市中隐居的人,而“筑东山”则意味着在山的东面建立居所。这一句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幽静的基调。
接着,第二句“林高撼翠寒”,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林高”意味着树林的高耸,“撼翠寒”则是说风吹过树林,使得绿色的树叶发出寒冷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风的描绘,表现出了山林的宁静与深邃。
接下来,第三句和第四句“云藏安石馆,竹扫葛仙坛”,描述了山中的建筑景观。“云藏”意味着云雾缭绕的地方,而“安石馆”则是一个隐喻,代表着远离尘世的静修之地;“竹扫”是指用竹子清扫,“葛仙坛”则是祭祀葛洪的祭坛。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山中神秘的建筑物,展示了山林的神秘气氛。
第五句和第六句“径绕泉鸣壑,天低月近栏”,描绘了山中夜晚的美景。“径绕”是指小路环绕,“泉鸣壑”是说泉水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天低月近栏”则意味着天空显得更低,月亮仿佛离栏杆更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山景,展现了山林的美丽与宁静。
最后,第七句和第八句“秋风扶杖屦,漉酒助君欢”,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共享山中美景的心情。“秋风”是指秋天的风,“扶杖屦”是形容走路的样子,“漉酒”是指过滤酒的过程,“助君欢”则是说这美景使得大家心情愉悦。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的互动,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华盖山》是明代诗人陈谦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1368-1644年),具体年代不详。
在陈谦所处的时代,明朝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发展。陈谦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山水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寻求灵感。他在这首《华盖山》中,通过对华盖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华盖山》时,陈谦或许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也许有过挫折和失落,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情感在他的诗中得到体现,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此外,陈谦在创作《华盖山》时,可能受到了当时盛行的山水画派的影响。这一画派强调对自然的真实描绘,以及对山水的个人感受。这种创作理念也体现在陈谦的诗歌中,使得他的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