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 其三

标题包含
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 其三
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夫差小儿态,踊跃类蛙黾。眼看双龙剑,迹寄山石矿。再鼓气已衰,功亏前王猛。成名乞敌竖,车辙断遐骋。青青土中血,似托仙题哽。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往事何足谈,飘花日初永。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好奇谁往候,微月照人影。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游览第一峰,游历遍数东南岭。传说吴国阖闾王,曾在这山上寻找宝物。谁想得到这山中宝藏,只能默默等待时机。夫差虽有豪情壮志,却行为轻率如蛙黾。眼看九龙宝剑将要出世,却被山石阻挡。再次鼓起勇气已是强弩之末,不如前王英勇。立下赫赫战功是为了求名,战争已让他无法追逐远方的梦想。土地中的冤魂,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沉重。悲伤之中中原大地哀鸿遍野,伟业转瞬即逝。山林间泉水涌动,树叶遮蔽阳光带来阵阵凉意。往事不堪回首,只能随风飘散。剑光犹存,恍若夜空中的倒影。有谁能领略这番奇景?月光淡淡,映出人的影子。恐怕只能化作一条神龙,在九天遨游,无人敢打扰。
去完善
释义
1. "昔游第一峰":"第一峰",指虎丘山峰,相传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葬身之地。 2. "遍数东南岭":"东南岭",泛指我国东南部一带的山岭。这里主要指虎丘周边的地理环境。 3. "传闻吴阖闾":"吴阖闾",即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又称公子光,吴国第五位国王,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4. "曾照山上井":这句诗描绘的是虎丘的泉水。 5. "谁期此一杯":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吴王阖闾墓葬所在地的感慨。 6. "玉雁閟孤耿":这句诗描述的是吴王阖闾墓葬中的一座石雕——玉雁。 7. "夫差小儿态":"夫差",即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73年在位),吴王阖闾的儿子,吴国的第七位国王。这里用"小儿态"来形容他的性格。 8. "踊跃类蛙黾":这句诗是形容吴王夫差的举动像青蛙一样频繁。 9. "眼看双龙剑":"双龙剑",指的是龙泉、太阿两把宝剑。这两把宝剑都是吴王阖闾的遗物,后来被吴王夫差用作陪葬品。 10. "迹寄山石矿":这句诗描绘的是吴王阖闾墓葬中的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痕迹。 11. "再鼓气已衰":这句诗是形容吴王夫差在战败后被越王勾践击败后的情景。 12. "功亏前王猛":这句诗是对吴王夫差的评价,认为他未能继承父亲吴王阖闾的勇猛。 13. "成名乞敌竖":这句诗是描述吴王夫差在战败后向越王勾践求和的情景。 14. "车辙断遐骋":这句诗是形容吴王夫差的车队在被越王勾践击败后的情景。 15. "青青土中血":这句诗是描述吴王夫差的陵墓所在地的景色。 16. "似托仙题哽":这句诗是形容吴王夫差的陵墓所在地的一些传说故事。 17. "中原泣诸姬":这句诗是描述吴王夫差在战败后被越王勾践击败后的情景。 18. "大业弃俄顷":这句诗是形容吴王夫差的大业在瞬间化为乌有。 19. "青荧溪泉动":这句诗是描述虎丘景区的风景。 20. "蔽翳山木冷":这句诗是描述虎丘景区的风景。 21. "往事何足谈":这句诗是诗人对于过去的战争和历史事件的看法。 22. "飘花日初永":这句诗是描述虎丘景区的风景。 23. "湛卢有馀辉":"湛卢",中国古代名剑之一。这句诗是形容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光芒。 24. "中夜凌倒景":这句诗是形容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光芒在夜晚的景象。 25. "好奇谁往候":这句诗是诗人对于探索历史遗迹的好奇心。 26. "微月照人影":这句诗是描述夜晚的景象。 27. "正恐化蜿蜒":这句诗是形容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光芒在夜晚的景象。 28. "飞扬讵容请":这句诗是形容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光芒在夜晚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 其三》是陈谦的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 首联“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诗人以游览的第一高峰起笔,通过对东南山的概括,为下文铺垫了广阔的历史背景。 颔联“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诗人引用了古代吴国的阖闾王的传说,使读者在想象中看到那照耀着山上井的光辉形象。 颈联“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诗人将历史人物与现实事件联系在一起,表达出对吴国兴衰的沉思。 尾联“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诗人最后提出自己的担忧:如果这些英雄豪杰变成怪物,他们曾经的伟大事业将变得遥不可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 其三》,由南宋诗人陈谦创作于公元1147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依然存在。诗歌的背景是位于苏州的虎丘山,以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情怀为主旨。 在这个时期,陈谦身为一名文人,生活在南宋政治、文化的中心临安(今杭州),他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入仕途。他在诗坛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虽然在宋金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内部矛盾依然严重,尤其是权力斗争和贪污腐败问题。诗人虽然身处相对安定的环境,但仍然感受到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在这样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下,陈谦写下了这首《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 其三》。诗中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忧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