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孟同馆黄岩见王简卿侍郎
吾子勇出乡,卖文供啜菽。
谁指石头路,路滑去能速。
大溪拍天流,返壑仅盈掬。
神化阙功能,善世眩兼独。
宝瑟迹已陈,阀阅在林麓。
饱尽天下眼,观我亦具足。
尚论宇宙广,落处即为福。
请子房魏偕,点入丹青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学生勇敢离开家乡,靠写文章谋生供给日常所需。
谁能指引一条平稳的道路,走在上面可以快速前行?
大江大河的波涛汹涌,但在山谷间也只能汇聚成小小的一捧水。
伟大的人物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他们既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也能有独善其身的能力。
珍贵的古乐器已经过时,历史的故事则在山林中口口相传。
充实自己,让天下的眼睛都能看到我们的才华和能力。
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找到归属就是最大的幸福。
请让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努力,书写我们自己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吾子勇出乡,卖文供啜菽。
注释:
1. 吾子:这里是对王孟的尊称。
2. 勇出乡:勇敢地离开家乡。
3. 卖文:靠写文章谋生。
4. 啜菽:吃豆类的食物,表示生活清苦。
5. 供:供给,供养。
谁指石头路,路滑去能速。
注释:
1. 石头路:用石头铺成的道路,这里可能是指山路。
2. 路滑:道路湿滑,可能是在雨后或雪后。
3. 去:离去,离开。
4. 能速:能够迅速到达目的地。
大溪拍天流,返壑仅盈掬。
注释:
1. 大溪:大的溪流。
2. 拍天流:形容水流汹涌,仿佛要拍到天空。
3. 返壑:返回山谷。
4. 仅盈掬:仅仅装满一把。
神化阙功能,善世眩兼独。
注释:
1. 神化:神奇的变化,这里可能指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2. 阙功能:缺乏某种能力。
3. 善世:善良的世界。
4. 眩兼独:这里是说善恶并存。
宝瑟迹已陈,阀阅在林麓。
注释:
1. 宝瑟:珍贵的瑟,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
2. 迹已陈:痕迹已经消失。
3. 阀阅:指名门望族的家谱。
4. 林麓:树林的边缘。
饱尽天下眼,观我亦具足。
注释:
1. 饱尽天下眼:被天下人看到,意思是名声传遍了世界。
2. 观我亦具足:看到我就像看到了全部。
尚论宇宙广,落处即为福。
注释:
1. 尚论:谈论。
2. 宇宙广:宇宙之大。
3. 落处:降落的地方。
4. 即为福:就是福气,幸福。
请子房魏偕,点入丹青录。
注释:
1. 子房:张良的字,这里用来比喻王简卿。
2. 魏偕:魏国的官员,这里用来比喻王简卿的随从。
3. 点入丹青录:指王简卿的事迹被记录在史册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谦写给好友王孟的送别诗。诗人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述了王孟离开故乡,靠卖文为生,生活艰辛的情况。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吾子勇出乡,卖文供啜菽”,诗人以调侃的语气讲述王孟离开家乡,靠卖文赚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这里用了“勇”字,表现出了诗人对朋友坚定的意志和勇气表示敬意。
“谁指石头路,路滑去能速”,诗人以石头路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王孟的艰难历程。虽然道路崎岖,但他依然能够迅速前行,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大溪拍天流,返壑仅盈掬”,诗人通过对大溪水流的描绘,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生活再艰辛,只要有朋友相伴,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神化阙功能,善世眩兼独”,诗人认为,神化之功的阙失,使得世间的美好显得独特而耀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也暗示了王孟的品质和高尚情操。
“宝瑟迹已陈,阀阅在林麓”,诗人借用宝瑟的故事,表达了友情的重要性。尽管岁月流逝,但友谊的长廊依然存在,给人以温暖的慰藉。
“饱尽天下眼,观我亦具足”,诗人认为,只要内心充满自信,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都能够做到内心的充实。这是对王孟精神的肯定,也是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
“尚论宇宙广,落处即为福”,诗人指出,面对广阔的宇宙,我们应该学会满足,将每一个落脚点都视为福气。这是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也是对朋友的真诚祝福。
“请子房魏偕,点入丹青录”,诗人希望王孟能够像子房那样,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成为永恒的回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王孟同馆黄岩见王简卿侍郎》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据。诗的作者陈谦(生卒年不详),字益之,号一斋,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县人。宋嘉泰二年(1202年)举人。曾任婺州丽水县丞、福建路安抚司参议官、淮东总领所主管文字等职。
在陈谦所处的时代,南宋初年,外患严重,战争频繁,国家内外忧患不断。而士大夫阶层受到程朱理学的熏陶,关注社会现实,主张身体力行,发挥儒家的政治教化作用。陈谦身为一名文人官员,在国家危难之际,满怀忧国忧民之心,致力于济世安民的事业。
本诗表达了陈谦对朋友王孟的关切之情。他嘱咐王孟到黄岩后向王简卿侍郎请教、学习,寄予厚望。反映了陈谦鼓励朋友进步,期望他们为国家尽忠献策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关爱与支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