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虎丘次仲举韵

标题包含
游虎丘次仲举韵
虎丘虎踞仍龙蟠,出郭先见翠巑岏。金玉黄炉灰劫远,旃檀古林风雨寒。僧来引绠动春涧,人醉拂花眠石坛。为语金坡王学士,巨然曾画此山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虎丘之地雄踞犹如龙蟠,出城首先看到翠绿的高峰。金色的寺院和玉质的经筒已历经沧桑,远处显得有些破败;旃檀树下的古林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清冷。僧人引来清泉触动春天的气息,游人陶醉于花香在石台上休憩。告诉金坡的王学士,著名的画家巨然曾经在这里画过这座山。
去完善
释义
1. 虎丘: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郊。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死后葬于此,墓中藏有兵器,因露铜爪,像老虎形状,故称虎丘。 2. 虎踞仍龙蟠:指虎丘的山势犹如龙虎盘踞。虎踞,虎踞之地;龙蟠,龙蟠之势。 3. 郭:城郭,即城墙以内的市区。 4. 翠巑岏:形容山峦翠绿高耸。巑岏,山峰险峻的样子。 5. 金玉黄炉:指的是虎丘的著名景点"千人石"附近的试剑石。相传吴王阖闾铸成干将、莫邪二剑后,在此试剑,石头被劈开。 6. 灰劫:佛教用语,指世界轮回中的火劫。此处表示时间久远。 7. 旃檀古林:虎丘的另一个景点,一片古老的旃檀树林。 8. 金坡王学士:金坡是虎丘的一个地名,王学士是指唐朝文学家王维。他曾任尚书右丞,又称王右丞。此处借用王维的称呼来指代诗作者自己。 9. 巨然: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此处表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巨然一样描绘出虎丘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虎丘的所见所感。首联以“虎踞龙蟠”的形象比喻虎丘的壮美景致,接着以“翠巑岏”形容山景的峻峭秀美,强调虎丘的独特地位。颔联借助于黄炉、旃檀的意象,渲染了古刹的庄严气氛,同时也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之感。颈联通过描绘僧人汲水、游客醉卧的场景,展示了虎丘的人情与和谐。尾联则以画家巨然的名义,赞美虎丘的美丽景致,并呼唤学士一同欣赏这幅天然画卷。全诗紧扣主题,情感真挚,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虎丘次仲举韵》是南宋诗人陈谦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国土分裂,战乱频繁。 陈谦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任国子监博士,以诗才闻名于时。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涉足官场,但目睹时事的黑暗腐败,深感痛心疾首,因此选择了退隐山林。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山水之美,表达了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虎丘是苏州的一座著名园林,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葬于此地。这里的自然风光秀丽,古迹众多,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陈谦在游览虎丘之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游虎丘次仲举韵》,表达了他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