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利剑不可近,美人不可亲。利剑近伤手,美人近伤身。
道险不在广,十步能摧轮。情爱不在多,一夕能伤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锋利的剑不能轻易接近,美丽的人儿也不能太亲近。接近剑容易割伤手,靠近美人则可能让人受伤。道路的危险不在于宽广,有时只走十步就能损坏车轱辘;情感的伤害不在于多少,有时候一个晚上就足以让人心神疲惫。

去完善
释义
利剑:这里指代珍贵或危险的物品。
美人:这里指代珍贵或危险的事物,也可以理解为使人沉醉的人或事物。
十步:此处并非实指距离,而是比喻事物的紧迫性。
情爱:此处可以理解为因过于专注而造成的感情伤害。

去完善
赏析
《偶作》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是处理事情还是处理感情,过犹不及,适度才是最好的选择。首联两句“利剑不可近,美人不可亲”通过对比和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思想。颔联用两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一方面强调了距离产生美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亲近或者追求某样东西。颈联则更进一步指出,真正危险的道路不是宽广的,而恰恰是那些看似平常却步步惊心的小路。尾联则把这种道理应用到情爱上,告诫人们在感情上不能过分投入,否则可能会身心俱损。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对于人生智慧的探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期间,孟郊因科举失利,生活困顿,但始终坚守着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他通过这首《偶作》表达了自己在艰难困苦中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宪宗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发展。然而,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依然存在诸多弊端,许多有才学之士难以通过科举获得功名。孟郊便是其中一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直至46岁才考中进士。因此,在他创作《偶作》时,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