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通
浪游天下访知音,健节亭亭耻陆沈。
当日拜官随鹤版,此时孤宦入蛇林。
羁愁虽得著书乐,风物能伤迁客心。
顾我冥顽如瓦石,为君分袂亦悲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浪游:漫游。
2. 知音:指懂得自己的朋友。
3. 健节:意志坚定,操守清高。
4. 亭亭:独立的样子。
5. 耻陆沈:意指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陆沈,即陆沉,比喻埋没于俗世。
6. 拜官:被授予官职。
7. 鹤版:道士的度牒,这里借指官员上任的文书。
8. 孤宦:孤独地在宦途上奔走。
9. 蛇林:贬谪之地,这里指广州。
10. 羁愁:旅中的忧愁。
11. 风物:风光景物。
12. 迁客:被贬谪的官员。
13. 顾我:看我。
14. 冥顽:愚钝无知。
15. 为君:为了您。
16. 分袂:分别,分手。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送黄通》是北宋诗人苏舜钦送别友人黄通的一首五言诗。全诗表达了作者与黄通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黄通身世遭遇的同情。首联写黄通游学四方寻找知音的豪情壮志,以“健节亭亭”的形象描绘出黄通的刚毅品质,同时也透露出对黄通身陷困境的惋惜之情;颔联则描绘了黄通在官场上的经历,以及他独自面对险恶环境的勇气;颈联抒发了身处异乡的忧愁和无奈,尽管有著书的乐趣,但风物依旧让离别的情感愈发浓烈;尾联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展现了一幅充满离别愁绪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舜钦所创作的《送黄通》这首诗,作于庆历四年(1044年)春末。当时苏舜钦因参与政治斗争失败被罢黜职务,黯然离开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返回故乡苏州。在流放期间,他寄情山水诗画之间,与友人广泛交流诗歌创作。在这段时间里,他在写给黄通的送别诗中寄托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北宋建国以来,国力逐步增强,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官僚阶层内部的矛盾和权力争夺也十分激烈。苏舜钦因为参加范仲淹等人的政治改革运动而被迫离职,这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政治斗争的无常与人性的复杂。在这首诗中,他以自然的壮丽景象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为黄通离别之际增添了深深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