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公登广福观下望鼓蠡一首
水遶一围带,山横八字眉。
壮哉极目地,慰此凭栏时。
剡县可乘兴,渼陂真好奇。
相逢休务日,因得数言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环绕四周的水流如带,山脉呈八字展开。这壮丽的景色让人心胸开阔,在栏杆旁尽情欣赏。旅行者可乘兴前往剡县,而渼陂的美丽则令人产生好奇心。在休闲的日子相聚,正好一起吟咏诗歌。
去完善
释义
1. "水遶一围带":此处的"一围带"指的是水流围绕城镇的情况,如同一条腰带将城市环绕。
2. "山横八字眉":形容山脉如同人的眉毛一样横向延伸。"八字眉"是古代用来比喻地形地貌的一种形象说法。
3. "壮哉极目地":极目之地,即视野开阔的地方。"壮哉"为感叹词,表示对景色的赞美。
4. "慰此凭栏时":在此时刻,依靠在栏杆上观看美景也是一种安慰。
5. "剡县可乘兴":这里借用了王羲之的典故,他在会稽任职时乘船前往剡县访友,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可乘兴"意为抓住闲暇时光出游。
6. "渼陂真好奇":渼陂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景点,以湖光山色著称。这里的"好奇"指作者对渼陂风景的好奇心。
7. "相逢休务日":"休务日"是公务人员休息的日子,这句话意味着大家在空闲时间相聚。
8. "因得数言诗":因为有了这样的好时光和好心情,便想写诗来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去完善
赏析
《陪诸公登广福观下望鼓蠡一首》赏析:
首联“水遶一围带,山横八字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广福观周边的山水景色。以水的环绕比作围带,山的起伏比作八字眉,形象贴切,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壮哉极目地,慰此凭栏时”表达诗人站在广福观上俯瞰四周时的豪情壮志和满足感。诗人以“极目地”来形容眼前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在此时此刻倚栏而望的欣慰之情。
颈联“剡县可乘兴,渼陂真好奇”提及了剡县和渼陂两处景点,表达了诗人想要乘兴游览这些景点的愿望以及对未知的好奇心。
尾联“相逢休务日,因得数言诗”则传达出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的愉悦心情以及借此机会创作诗篇的灵感。诗人将生活中的美好时刻与诗歌创作紧密相连,展现了其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阮所创作的《陪诸公登广福观下望鼓蠡一首》这首诗,诞生于宋朝末期。在那个时候,国家正处于动乱之中,民众疾苦。诗人王阮用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那个时期,王阮曾出任过各种官职,但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和国家的动荡,最后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士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平静,但他始终关心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在诗中,他表达了对于国家的担忧,以及对于故乡的热爱。
在宋末元初的历史背景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矛盾也日益激化。元朝的强大军事压力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内部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南宋的灭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王阮通过描绘故乡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战乱和苦难的深深恐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