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三门见赵王。
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赵州:历史上有多座赵州桥,此处应指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位于赵县洨河上,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杰作。
2. 三门:这里应该指的是赵州桥的三个门洞。
3. 赵王:可能指的是赵国国君或者其他与赵州桥有关的历史人物。
4. 金山:可能是指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也可能指其他地方的金山。
5. 大千:佛教术语,指广大的世界或宇宙。
6. 一禅床:禅宗修行的一种方式,以“禅床”比喻禅定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修行境界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赵州禅师与金山禅师的修行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禅修智慧的领悟和赞美。
第一句“赵州当日少谦光”,描述的是赵州禅师在历史上的一段公案。赵州禅师在面对赵王的请教时,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姿态,这表明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修行境界,能够在面对世俗权贵时保持内心的平静。
第二句“不出三门见赵王”,表现了赵州禅师的智慧。他虽然足不出户,但在精神层面上已经超越了赵王,这也是禅宗修行的一种境界。
第三句“争似金山无量相”,提到了金山禅师的修行方式。金山禅师以广阔的胸襟和气度,将整个世界视为自己的禅床,这是一种更为高远的修行境界。
最后一句“大千都是一禅床”,表达了诗人对于金山禅师修行境界的赞美。他认为金山禅师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无量的境界,能够将整个世界视为自己的禅床,这是一种非常高的修行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赵州禅师和金山禅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禅修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金山禅师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为元朝末年高僧释了元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公元1368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元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红巾军起义席卷全国,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社会动荡不安。
释了元作为一位出家人,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众生疾苦,决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世间的关切和悲悯之情。他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生死轮回、世事无常的哲理,以期唤醒世人对生命真谛的领悟。这首《偈》充分展示了释了元的智慧和慈悲之心,成为了后世流传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