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江干初雪图

标题包含
题江干初雪图
此身何补一毫芒,三辱清时政事堂。 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存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这身躯有何补益,三次被请到朝廷商议政务。我生病的身体还未变成山下的泥土,仍在寻找过去的书信来谈论国家的兴亡。
去完善
释义
1. 江干:指长江边。这里可能是指南京或者其他长江边的城市。 2. 一毫芒:比喻微小的事情。这里可能表示诗人觉得自己在政治上的贡献微不足道。 3. 三辱清时:三次被任命为清廉的官员。政事堂是古代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4. 病骨:诗人自嘲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 5. 山下土:比喻死去的人。这里可能表示诗人觉得自己不久于世。 6. 遗墨:遗留的墨迹,这里指诗人的书法作品。 7. 存亡:生死存亡的问题。这里可能表示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江干初雪图”,描绘了诗人在观画时的感慨。诗中的“此身何补一毫芒”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三辱清时政事堂”则表达了诗人三次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的经历,显示出他对于政治环境的无奈和讽刺。 “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存亡”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尽管病魔缠身,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寻找历史上的遗墨来探讨国家的兴衰存亡。这一精神彰显了诗人坚韧的意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江干初雪图》是元朝著名僧人、诗人释了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江干地区初雪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禅意心境。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了元正处于元朝中期,这是一个文人墨客云集、佛教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出家为僧,寻求心灵的慰藉。释了元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以诗才著称,作品多抒发个人情志和对自然的感悟。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了元可能正在江南地区的某一座寺庙修行。他亲眼目睹了江干地区初雪的美景,灵感迸发,挥笔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篇。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又体现了他对禅意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