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韩太祝
公子乘闲卧绛幮,白衣老吏慢寒儒。
不知梦见周公否,曾说当时吐哺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投:此指拜访。
2. 韩太祝:太祝是古代官职名,此指诗人的友人,即诗中的主人公。
3. 公子:本指诸侯的儿子,后泛指富贵人家子弟。这里用以代指韩太祝。
4. 绛幮:红色的书箱,比喻学问高深。
5. 白衣老吏:指普通百姓或下级官员。
6. 慢:轻视、怠慢。
7. 寒儒:贫苦的读书人。
8. 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9. 曾说:曾经说过。
10. 吐哺:意为满嘴食物尚未咽下,听到有人求见,便马上把食物吐出来,以表示尊重客人,急欲接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富家子弟与一名年老书吏的形象。诗中首句“公子乘闲卧绛幮”,展现出贵公子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与之相对比的则是次句中的“白衣老吏慢寒儒”,这位寒儒虽然年老,却仍为生计忙碌,处境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诗,“不知梦见周公否,曾说当时吐哺无”,则暗示了这两位人物的不同追求。前者可能是沉溺于享乐,对于功业并无太多期望;而后者可能是在寻求学问、事业上的成就,但无奈时运不济,无法一展抱负。整首诗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追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命运的关切和对世态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投韩太祝》这首诗是唐代诗僧释了元所创作的。在公元8世纪左右,唐朝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成为了当时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释了元在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后来还俗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其中包括韩愈、白居易等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这首《投韩太祝》中,释了元通过对韩愈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对文学的热爱。他在诗中写道:“我曾观大海,汹涌而汪洋;我又登高山,峻峭而崔嵬。”这表明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