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浪促潺湲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似雪梨花光皎洁。
梨花光皎洁玲珑,玲珑似坠银花折。
似坠银花折最好,最好柔茸溪畔草。
柔茸溪畔草青青,双双蝴蝶飞来到。
蝴蝶飞来列落花,落花林里鸟啼叫。
林里鸟啼叫不休,不休为忆春光好。
为忆春光好杨柳,杨柳枝枝春色秀。
春色秀时常共饮,时常共饮春浓酒。
春浓酒似醉,似醉闲行春色里。
闲行春色里相逢,相逢竞忆游山水。
竞忆游山水心息,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鸟儿在野外歌唱,它们的歌声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每当春天的气息吹拂,桃花便会盛开,挂满枝头。成群结队的黄莺在桃树下相互召唤,它们欢快地栖息在山岩旁。岩壁上的花朵如同锦绣画屏,十分美丽动人。远处的山峰秀美如画,山间升起一层薄薄的雾气,山下流水潺潺,景色宜人。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游人如织,尽情游玩。
靠近河边的花朵如同雪花般洁白,那些梨花在阳光下显得尤为明亮耀眼。花朵精致细腻,好似一片片银色的花瓣在空中飘落。这种景致最令人陶醉,而在这样的美景中,河边草地绿意盎然,成双成对的蝴蝶翩翩起舞。蝴蝶在花间飞舞,落下片片花瓣,树林里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这些鸟语花香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它们不停地诉说着对美好春光的眷恋。
春天来临时,柳树生机勃勃,每根柳枝都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在春天里,我们常常一起品酒欣赏美景。美酒让人陶醉,我们漫步在春色中,心中充满着惬意与安宁。在美丽的风景中相逢的人们,总是会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山水名胜。让我们放松心情,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忘掉烦恼,尽享春光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野鸟:即指自然界的鸟类。
2. 啼:鸣叫。
3. 思:此处可以理解为思绪、情感。
4. 春气:春天的气息。
5. 发:发芽,这里指桃花盛开。
6. 满枝:整个枝头。
7. 莺雀:泛指各类鸟儿。
8. 岩畔:岩石旁边。
9. 似锦屏:像锦缎制成的屏风一样美丽。
10. 堪看:值得欣赏。
11. 秀丽:优美而娟秀。
12. 清浮:清澈且波纹荡漾。
13. 浪促:水流急促。
14. 潺湲水:缓慢流动的水流。
15. 景幽:景色幽静。
16. 追游:追寻游览的足迹。
17. 傍水花:接近水源的花朵。
18. 梨花:梨树的花朵。
19. 光皎洁:光亮洁白。
20. 玲珑:小巧玲珑。
21. 银花折:形容花朵如同银色的花瓣般耀眼。
22. 最好:最美。
23. 柔茸:柔软的苔藓类植物。
24. 蝴蝶:一种昆虫,翅膀色彩丰富,喜欢在花间飞舞。
25. 列落花:排列着被风吹落的花瓣。
26. 不休:不停止。
27. 为忆:因为回忆。
28. 杨柳:杨树和柳树的总称。
29. 枝枝:每一枝。
30. 春色秀:春天景色秀美。
31. 共饮:共同饮酒。
32. 春浓酒:浓厚的春酒。
33. 似醉:像喝醉了一样。
34. 闲行:悠闲漫步。
35. 相逢:相见。
36. 竞忆:竞相回忆。
37. 游山水:游览山水风光。
38. 心息:心灵平静。
39. 悠悠:从容自得的样子。
40. 归去来:回去吧。
41. 休休役役:悠闲自在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长歌”,以排比、回环的句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热爱和留恋。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如桃花、莺雀、流水等,也有社会活动如踏青、赏花等,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美好。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各种场景,表现出人们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韵律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歌》是唐代诗人释了元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在元和年间,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使得诗人有机会接触到农村生活,感受到乡村的宁静和美好。另一方面,当时文人墨客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颇为流行的,如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有这方面的作品。这种社会风尚也影响了释了元,使他创作出了这首描绘田园风光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