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访贾匡
西城疾病日,此地少寻君。古迹春犹在,遥泉夜尽闻。
片时三处雨,九叠几重云。到者皆忘寐,神精与俗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西城的这个病日里,很少有人来寻找你。这里的古迹依然保留春天的气息,远远的泉水声在夜晚也能听到。片刻间三个地方下起了雨,九叠山上有几层云雾。来到这里的人都忘记了睡眠,精神和世俗已经区分开来。
去完善
释义
1. 西城:指代长安地区。
2. 疾病日:指日常生活中的病患之苦。
3. 寻君:寻访友人。
4. 古迹:古代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5. 遥泉:远方的泉水声。
6. 片时:片刻之间。
7. 三处雨:指天上下的雨落在山中的三个地方。
8. 九叠:形容庐山的险峻;九叠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的星子县境内,是庐山的一大景观。
9. 几重云:形容云雾缭绕的山景。
10. 到者:来到庐山的人。
11. 忘寐:忘记睡觉,形容沉浸在美景中。
12. 神精:精神爽朗。
13. 俗分:与世俗的区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曹松寻访庐山上的贾匡的情景。首联“西城疾病日,此地少寻君”,点明了诗人的所在地和寻找贾匡的原因。接下来的颔联“古迹春犹在,遥泉夜尽闻”,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的赞美和对贾匡的敬仰之情。颈联“片时三处雨,九叠几重云”,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同时暗示了寻找贾匡的艰辛过程。尾联“到者皆忘寐,神精与俗分”,则表达了找到贾匡后的喜悦和对他的尊敬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色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庐山访贾匡》是唐朝诗人曹松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探访隐士贾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在唐末五代这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远离世俗纷争,归隐山林。曹松作为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一生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才考中进士,时年已经七十多岁。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向往隐逸生活,渴望寻求心灵上的宁静。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曹松创作了许多描绘隐逸生活和表现隐逸情怀的诗篇。《庐山访贾匡》就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在庐山探访贾匡的过程,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曹松的诗才和人生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