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南陵李主簿

标题包含
赠南陵李主簿
外邑官同隐,宁劳短吏趋。 看云情自足,爱酒逸应无。 簟席弹碁子,衣裳惹印朱。 仍闻陂水近,亦拟掉菰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乡村官员们一同归隐,不再需要小吏辛劳奔波。 欣赏美丽的云朵就足以满足我们内心的情感,热爱美酒的人应该更加逍遥自在。 竹席上放着棋子和棋盘,衣衫上还留有泥土和印迹。 听说池塘就在附近,我们也打算去那里寻找乐趣。
去完善
释义
1. 外邑:指的是城区以外的乡村地区或郊外,这里指曹松所在的南陵县李主簿所在的地区。 2. 官同隐:比喻做官如同隐逸生活一样自在,即把做官当作隐居,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为官态度。 3. 宁劳:意为不让劳累,表示不用辛苦地去做某事。 4. 短吏:古代对下级官员的称呼,这里指县衙里的属官。 5. 趋:快步走,表示急切地去做事。 6. 看云:原指看云卷云舒,这里用来表达悠闲自在的心境。 7. 情自足:情感上已经得到了满足,表示自己已经很满足了。 8. 爱酒:喜欢喝酒,以酒为伴。 9. 逸应无:飘逸的举止应该是不存在的,表示自己虽然喜欢喝酒,但并没有失态。 10. 簟席:竹席,这里用作围棋的棋盘。 11. 弹碁子:即下围棋。 12. 衣裳惹印朱:衣物上沾染了红色的印记,可能是下棋时沾上的。 13. 陂水:湖泊河流的水。 14. 掉:拨动,这里是摇动的意思。 15.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也叫蒲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南陵李主簿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在闲暇时光共度的美好时光。首联中,“外邑官同隐”表明两人都是地方官员,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如同隐居一般,体现了他们淡泊名利的心态。“宁劳短吏趋”则表达了他们不愿意过于追求功名,以免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劳累。 颔联中的“看云情自足”和“爱酒逸应无”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李主簿的性格特点。他们欣赏自然美景,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他们热爱饮酒,但却并不放纵,保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颈联则描绘了他们日常的休闲活动:以棋为乐,衣衫沾染上朱红印记,这些细节都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悠闲而富有情趣。 尾联中,“仍闻陂水近”意味着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水边,而这使得他们可以一起欣赏湖泊的美景,也预示着他们将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亦拟掉菰蒲”则是诗人表达出与李主簿共同畅游湖边的愿望,体现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与李主簿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南陵李主簿》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友人李主簿在南陵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曹松正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文化兴盛,文人墨客纷纷创作诗歌抒发情怀。曹松作为一位具有才情的诗人,也在这个时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曹松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此后,他继续在文坛上努力耕耘,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名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就。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友情的珍视尤为深切,也对故乡充满了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曹松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而《赠南陵李主簿》就是这样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现了曹松在这一时期的情感与生活体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