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偶成 其二
春过日初永,睡余人未忺。
露花心翼翼,风叶喜沾沾。
殿后蜂寻穴,怀归燕语簷。
垂杨在何处,落絮点疎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已过,日光漫长而慵懒,许多人还在睡觉不愿起来。
花心上还带着露水,小心翼翼地开放,叶片随风摇动,欢喜地享受着湿润的露水。
宫殿后面的蜜蜂寻找着新的洞穴,归巢的燕子在檐下呢喃。
垂柳在哪里?飞絮轻轻地点缀稀疏的窗帘。
去完善
释义
1. 春过日初永:春天的日子刚开始变长。春过,春天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日初永,白天开始变长。
2. 睡余人未忺:其他人还在睡觉,我没有心情做其他事情。余,我;未忺,没有兴趣,不高兴。
3. 露花心翼翼:花朵上的露水让花看起来小心翼翼的。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
4. 风叶喜沾沾:叶子被风吹动,显得很快乐的样子。沾沾,形容神情愉悦。
5. 殿后蜂寻穴:跟随在后面的蜜蜂寻找洞穴。殿后,走在后面;寻穴,寻找洞穴。
6. 怀归燕语簷:燕子在屋檐下谈论回家的事。怀归,怀念家乡;簷,屋檐。
7. 垂杨在何处:垂柳在哪里。垂杨,垂柳。
8. 落絮点疎帘:稀疏的窗帘上落满了柳絮。落絮,飘落的柳絮;点,点缀;疎帘,稀疏的窗帘。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首联“春过日初永,睡余人未忺”描绘了春天的阳光逐渐变长,人们在春天的宁静与舒适中还未醒来,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宁静。颔联“露花心翼翼,风叶喜沾沾”通过描述花朵上的露水和随风飘动的叶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颈联“殿后蜂寻穴,怀归燕语簷”则通过对蜜蜂寻巢和燕子在屋檐下欢快鸣叫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热闹与活力。尾联“垂杨在何处,落絮点疎帘”则以柳絮飘落在稀疏的帘子上为结尾,为读者留下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闲中偶成 其二》是南宋诗人郑清之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理宗时期(1225年-126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历史转折期,国家内外交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郑清之在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情景,正是他个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心境写照。作为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他在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时,不禁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情。同时,他也将自己生活于世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融入诗篇之中,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