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标题包含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风鸣云外钟,鹤宿千年松。相思杳不见,月出山重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吹过发出声音,好像远方的钟声;仙鹤栖息在千年的松树上。想要见到的人却杳无踪迹,月亮慢慢升起,眼前的山峦层层叠叠。
去完善
释义
1. 宿:居住;过夜 2. 吉祥寺:寺庙名称,位于庐山附近。 3. 杨衡:唐朝时期的一位文人。 4. 庐山: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5. 隐者:指隐居在山中的人,此处指杨衡的朋友。 6. 风鸣云外钟:风声犹如云外的钟声,形容山中寂静的环境。 7. 鹤宿千年松:白鹤在千年的古松上栖息,比喻长寿。 8. 相思:这里指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9. 杳:深远;幽远。 10. 月出山重重:月亮从群山之间升起,暗示时间已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卷。首句“风鸣云外钟”以风声和远处的钟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鹤宿千年松”进一步勾勒出一幅仙鹤栖息在古老松树的景象,凸显了自然的辽阔与历史的厚重。 “相思杳不见,月出山重重”则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借明月和层层叠叠的山峦象征相隔之遥,表达了对友人深沉的牵挂。整首诗风格清丽、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宗大历年间,著名诗人杨衡创作了这首《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当时,唐朝社会已经由盛转衰,进入了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遭受了巨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避世隐居,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慰藉。 作为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杨衡在这个时期也遭遇了不少挫折。他曾尝试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未能如愿。这让他深感无奈,开始向往隐逸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庐山的隐者。 在与庐山隐者的交往中,杨衡深感彼此的共鸣,于是写下了这首《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在这首诗中,他以吉祥寺为背景,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庐山隐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吉祥寺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时代的沧桑变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