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墅

标题包含
秋墅
欲暮候樵者,望山空翠微。虹随余雨散,鸦带夕阳归。 穷巷长秋草,孤村时捣衣。谁知多病客,寂寞掩柴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等待砍柴的人归来,望着远处山中的翠绿与薄雾。彩虹随着细雨散去,乌鸦带着夕阳归巢。破旧的巷子里生长着长长的秋草,孤独的村庄不时传来捣衣声。有谁知道这体弱多病的旅客,正孤独地关上柴门,谢绝来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秋墅:指秋天的村落或别墅。 2. 储嗣宗:唐朝诗人。 3.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4. 候樵者:等待砍柴的人。 5. 望山:眺望山景。 6. 空翠微:形容山色青翠且高远。 7. 虹随余雨散:彩虹随着剩余的雨渐渐散去。 8. 鸦带夕阳归:乌鸦带着夕阳的光影返回巢穴。 9. 穷巷:狭小的巷子。 10. 长:生长。 11. 孤村:孤单的村庄。 12. 捣衣:古代洗衣方法,用木杵在石板上捶打衣物。 13. 多病客:身体虚弱的旅客。 14. 寂寞:孤独冷清。 15. 掩柴扉:关闭柴门。
去完善
赏析
《秋墅》是唐代诗人储嗣宗所著的一首五言律诗,以“秋”字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萧瑟、寂静的秋日景象。在诗人眼中,秋天的色彩似乎更加鲜明,因此在观赏这幅画卷时,我们不仅能看到秋天的美景,还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首联“欲暮候樵者,望山空翠微”中的“翠微”指代青山绿水,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心情。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天空逐渐暗淡下来,远处的群山也显得格外宁静。诗人正等待着打柴的人归来,这种期待与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 颔联“虹随余雨散,鸦带夕阳归”则将目光转向天空。彩虹随着雨水消散,乌鸦带着夕阳的余晖归巢。这两句诗既展示了秋天的天气特点,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祥和的氛围。此时,诗人心中或许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颈联“穷巷长秋草,孤村时捣衣”进一步表现了乡村的寂静和落寞。荒凉的巷子中长满了秋天的野草,孤独的村落里时不时传来捣衣的声音。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寂寥感,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尾联“谁知多病客,寂寞掩柴扉”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渴望。作为一个多病的旅人,诗人只能独自躲在柴扉后,默默地承受着寂寞与孤独。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而使他的心境变得更加坚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墅》是唐代诗人储嗣宗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755年左右的晚唐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加剧,政治斗争激烈,诗歌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储嗣宗在晚年时遭遇了一场大病,这使得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场病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促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他创作了这首《秋墅》。 在诗歌的创作背景方面,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较之前朝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士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这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也逐渐渗透到文学作品中,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