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春雪
青帝云车碾玉尘,阴机和雨付江神。
巧将清冷三巴景,妆出繁华二月春。
已凛寒威驱瘴疠,更流和气助陶钧。
劝农使者虽欢赏,犹念无衣索拊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帝的车辇碾过如玉般洁净的尘土,阴晴与降雨都交付给江神。巧妙地展现了寒冷的巴山景色,点缀出二月春天的繁华景象。已感受到寒冷驱赶了病气,更多的温暖气息助力陶冶。尽管农使者在欣赏美景,但他依然关心百姓们是否有足够的衣服来保暖。
去完善
释义
1.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是司春之神,这里借指春天。
2. 云车:神仙乘坐的车子,这里比喻春天的到来。
3. 碾玉尘:形容春天的细雨如同车轮碾过玉屑般轻盈。
4. 阴机:阴阳二气的结合,这里指春雨。
5. 三巴:古地区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重庆、四川一带。
6. 妆出繁华:形容春天的到来使得景色变得繁茂。
7. 寒威:寒冷的威力。
8. 瘴疠:疾病,这里借指恶劣的天气。
9. 和气:指温暖湿润的气候。
10. 陶钧:本指制作陶器的过程,这里借指大自然对春天的塑造。
11. 劝农使者:古代负责劝谕农民耕种的官员。
12. 索拊循:寻求安慰和鼓励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的雪景,以青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为主题,展现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用“云车碾玉尘”来形容春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积雪融化时的场景。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巧将清冷三巴景,妆出繁华二月春”,表现出春天冰雪消融后的生机盎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还提醒人们关注贫困的生活,体现了他的仁者情怀。整首诗歌意境优美,情感丰富,是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感悟的完美展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渝州春雪》是宋代诗人冯山的一首描绘初春时节雪景的诗作。这首诗歌大约创作于公元1000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时期。冯山生活在当时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有着丰富的文人墨客的社交圈子。
在那个时候,虽然北宋政权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但朝政仍然时有动荡。皇权内部的斗争、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等问题使得国家局势并不稳定。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繁荣,文化艺术交流广泛,这使得冯山的社交活动丰富多样,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冯山通过对春日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国家政治稳定的期待。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领悟,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后人研究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