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上日登楼赏,中天御辇飞。后庭联舞唱,前席仰恩辉。
睿作风云起,农祥雨雪霏。幸陪人胜节,长愿奉垂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日在高楼欣赏风景,中天的天子车马腾飞。后院一片歌舞升平,前面的人感恩戴德。睿智的风云涌起,农家的祥和气氛浓厚。有幸在佳节时与人共享,希望长久侍奉垂衣而治的君王。
去完善
释义
1.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类的生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 "清晖阁":虚构的楼阁名称,并无具体所指。
3. "宴群臣":宴请朝廷大臣的宴会。
4. "遇雪":碰到下雪的天气。
5. "应制":应皇帝的诏命而作的诗。
6. "上日":这里指大年初一。
7. "中天":天空中,高空中。
8. "御辇飞":形容皇帝的车队在空中飞翔。
9. "后庭":这里指皇宫的后宫。
10. "联舞":一起跳舞。
11. "前席":前面的座位,这里指离皇帝近的地方。
12. "恩辉":皇帝的恩泽光辉。
13. "睿作":皇上的诗作。
14. "风云起":风起云涌,这里比喻国家大事。
15. "农祥":星名,主降雨雪,象征农事吉祥。
16. "雨雪霏":雨雪交加的样子。
17. "人胜节":人日的节日。
18. "垂衣":古代皇帝的雅称,表示皇帝治理国家就像穿衣服一样容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皇帝在正月十五日这一天登楼赏雪的场景。首句“上日登楼赏”点明了诗的主题,即皇帝与群臣在元宵节这天共同欣赏雪景。接下来两句“中天御辇飞,后庭联舞唱”描述了皇帝的威严和宫廷生活的繁华。第五句“睿作风云起”赞美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领导才能,而第六句“农祥雨雪霏”则暗示了这场雪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幸陪人胜节,长愿奉垂衣”表达了诗人对于能陪伴在皇帝身边,为国家和人民尽忠的感激之情和衷心祝愿。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皇室的忠诚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初,国泰民安,万象更新。此时,李乂任朝廷官员,以他的文才和勤奋工作赢得了皇帝的信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乂对大自然的美好有着深深的热爱。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并在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诗篇。在人日这一天,皇帝在清晖阁举行宴会,邀请文武百官共享美景佳肴。
当天适逢大雪,雪花纷飞,银装素裹,为宴会增加了一抹浪漫的氛围。李乂看到此情此景,心潮澎湃,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