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 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 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 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辇春日游遍田间小径,龙山探访那熟悉的古台。 才子在宫中穷尽才能,唯有南方星辰照亮天际。 阅览如飞的皇家诏书,举起酒杯分享快乐。 已经看过繁华世界变幻,谁会讨厌那些柏梁宫殿灾难? 代替大家汲取礼仪之精华,早上就因才华被赏识。 身处高雅之地实感荣幸,岁月流转我们各有时运。
去完善
释义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是唐代诗人李乂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参观长安故城未央宫为主线,描述了当时的皇家盛事。以下是该诗的逐句注释: 1. 凤辇乘春陌:“凤辇”是指皇帝的座驾;“春陌”指春天里的京城街道。这句是说皇帝在春天的街头乘着凤辇出行。 2. 龙山访故台:“龙山”是一个古代的地名,这里应该指的是长安故城的所在地;“故台”一般指的是古时候的建筑物遗址,此处可能是指未央宫的台阁。 3. 北宫才尽处:这里的“北宫”可能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未央宫。未央宫位于汉代都城长安的北侧,因此被称为“北宫”。 4. 南斗独昭回:南斗星在这里象征着皇权,昭回意为光辉闪耀,整句话意思是汉家天下仍然光辉耀眼。 5. 肆览飞宸札:肆览,尽情游览;飞宸,帝王的宫殿或车驾。这里表示在飞宸之处任意浏览。 6. 称觞引御杯:称觞,举杯祝贺的意思;引御杯,指拿起皇帝赐予的酒杯。整句表达的是举起酒杯向皇帝祝贺的场景。 7. 已观蓬海变:蓬海,蓬莱仙境,泛指神秘仙界或远古世界。这句话意味着已经看到了蓬莱仙境的变化。 8. 谁厌柏梁灾:柏梁灾,柏梁台的灾难。柏梁台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座楼台,传说因雷击起火而焚毁。这一句暗示了谁也不愿看到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9. 代挹孙通礼:挹,吸取;孙通,西汉初年的一位儒者,曾制定了汉朝的礼仪制度。这句话意味着世世代代都在传承和发扬孙通的礼仪文化。 10. 朝称贾谊才:贾谊,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年轻时有才干而受到重用。这句话意思是朝廷中称赞贾谊的才能。 11. 忝侪文雅地:忝,有愧于;侪,同辈。这句是谦虚之词,意为自己没有资格置身于文雅之地。 12. 先后各时来:先后,过去的朝代与现在;各时来,每个时代都有。整句话意思是过去和现在的各个朝代都曾莅临此地,共享荣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皇帝参观长安故城未央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皇帝的忠诚。诗中“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皇家车队在春天的田野上穿行,寻访故城的历史遗迹。接下来“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则暗指皇帝即位后的国家繁荣昌盛。然后“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描述了皇帝阅览历史文书,举杯共庆的场景。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国家经历了沧桑巨变,但皇宫的繁华依然存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皇帝治理国家的信心和对自身才华的认可。整首诗气势恢宏,充满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文人儒士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是唐代诗人李乂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结束了长期的战乱,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国家繁荣昌盛,政治清明,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乂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积极参与朝廷的文学活动。他的诗歌才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因此被任命为官员。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使他深感宦海浮沉,命运多舛。 在这首诗中,李乂通过对长安故城未央宫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辉煌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殿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气象。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皇帝英明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既体现了李乂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