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

标题包含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
暮归泉壤隔,朝发城池恋。汉畤结愁阴,秦陵下悲霰。 骎骎百驷驰,悯悯群龙饯。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回到地下黄泉,早晨起来还眷恋城市。汉朝的神社聚集着忧愁的阴影,秦始皇陵落下悲伤的雪粒。 迅速地有一百匹马儿飞奔而过,群龙黯然地为它送行。那石头做的马儿只能独自存在,而那美丽的玉人终究无法看到这一切。
去完善
释义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泉壤:即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朝发:早晨出发。 城池:这里指的是京城长安。 汉畤:古祭天地、神鬼的地方。 结:凝聚,积累。 愁阴:形容沉重的氛围。 秦陵:秦始皇陵。 悲霰:悲伤的泪水。 骎骎:形容马跑得很快。 百驷:四匹马驾一辆车称为一乘,一百乘就是一百辆车,这里泛指众多车辆。 驰:快速行驶。 悯悯:悲伤的样子。 群龙:比喻众多官员。 饯:设宴送别。 石马:秦始皇陵前的石马雕像。 徒:白白地。 自施:自我展示。 玉人:这里指吕不韦。 终不见:最终也没有见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死亡和哀伤的古诗。诗人以暮归、朝发为引子,描绘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留恋。接着用汉畤(汉代祭祀天地的地方)的愁云和秦陵的悲霰来表达对逝去者的哀思。随后,诗人通过百驷(四匹马拉的车)的疾驰和群龙的送行,表达了人们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之情。最后两句“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世的悲剧。这首诗通过对死亡现象的描绘,传达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感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是唐朝诗人李乂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所作的一首诗。李乂是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文人,他担任过尚书左丞、户部尚书等职位,后因直言进谏被贬官至钦州刺史。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这一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然而,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权力的增长,唐玄宗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疏于朝政,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在这一时期,李乂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这使得他对官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诗中,他以沉痛的笔调描绘了上官公的离世,表达了对这位忠诚臣子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上官公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忠诚、正直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