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喻弥陀接待院

标题包含
题喻弥陀接待院
作成宝钵梅花供,带得金池莲叶香。 百亿万僧同一饱,弥陀接待胜诸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制作美好的梅花的供奉物,带回来池塘莲花荷叶的香气。无数僧人共享美食,阿弥陀佛的招待胜过其他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题:题目的意思。 2. 喻弥陀:一种宗教信仰的称谓,这里指的是阿弥陀佛。 3. 接待院:指用来接待信众或游客的寺院。 4. 作成:制作完成的意思。 5. 宝钵:佛教中的法器,类似一个盛食物的碗。 6. 梅花供:以梅花为祭品的供奉。 7. 带得:带着的意思。 8. 金池:可能是指佛教传说中的金色池塘,也有可能是指实际的金池。 9. 莲叶香:莲花瓣的香味。 10. 百亿万僧:形容人数众多。 11. 一饱:吃饱一顿。 12. 胜诸方:胜过其他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宝昙所作,以赞美弥陀接待院的殊胜为主题。“题喻弥陀接待院”,开篇即道出诗的主体。 首联“作成宝钵梅花供,带得金池莲叶香。”,描述了佛教修行场地的祥和景象,梅花的供奉以及莲叶的香气,这些都象征着圣洁与美好,也寓意着人们在这里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颔联“百亿万僧同一饱,弥陀接待胜诸方。”进一步强调了弥陀接待院的重要性,它能使亿万僧众得到共同的温饱,胜过其他地方的待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弥陀接待院的赞颂之情。 整体来看,本诗语言流畅,情感诚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弥陀接待院的气氛和环境,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阿弥陀佛信仰的热诚崇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喻弥陀接待院》是南宋诗人释宝昙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59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释宝昙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曾在江南各地的名刹古寺驻足参禅。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当地的文人墨客交流频繁,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游览了喻弥陀接待院之后,他被这里的景色和氛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接待院景象的诗篇。 当时,南宋社会相对安定,佛教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许多名刹古寺都成为了文人雅士、僧侣和信士们交流和学习的场所。在这些寺庙中,人们既可以感受到佛法的庄严,又能领略到山水风光的美丽。因此,《题喻弥陀接待院》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