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诗五首 其一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子静我不动,子游我不留。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猛虎咆哮山谷起风,神龙飞跃景象如云浮。同类声音容易共鸣,同样的气息自然吸引。我们的情感犹如影随形,共生共享。一同食用树根上的果实,共同饮下连理枝的露水。衣裳是双丝交织的绢布,睡觉盖着无缝的床单。居家愿意并肩而坐,出门愿意携手同行。你在时我心宁静,你离去我无法挽留。如同那比翼鸟,又像那比目鱼。感情深厚可断金石,胶漆之固亦不足道。只愿长久不分,融合为一体。生死都是你的伴侣,同归黄土。纵然秦晋佳缘至,我的深情无人能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虎啸谷风起:虎啸,老虎咆哮;谷风,山谷间的风。
2. 龙跃景云浮:龙跃,神龙腾跃;景云,吉祥的云彩。
3. 同声好相应:同声,相同的音调;相应,相互呼应。
4. 同气自相求:同气,有共同气质的人;相求,互相寻求。
5. 我情与子亲:我情,我的情感;子,对方。
6. 譬如影追躯:譬如,比如;影追躯,影子紧跟着身体。
7. 食共并根穗:食共,共享食物;并根穗,并列的根系和禾穗。
8. 饮共连理杯:饮共,共享饮料;连理杯,象征爱情的酒杯。
9. 衣共双丝绢:衣共,共享衣物;双丝绢,用两根丝线编织的丝绸。
10. 寝共无缝裯:寝共,共享床铺;无缝裯,没有缝线的被子。
11. 居愿接膝坐:居愿,居住的心愿;接膝坐,膝盖碰膝盖地坐着。
12. 行愿携手趋:行愿,行走的心愿;携手趋,手牵手地一起走。
13. 子静我不动:子静,对方安静;我不动,我不主动。
14. 子游我不留:子游,对方游走;我不留,我不挽留。
15. 齐彼同心鸟:齐彼,相比他们;同心鸟,比喻恩爱夫妻。
16. 譬此比目鱼:譬此,比如这种;比目鱼,传说中的一种爱情鱼。
17. 情至断金石:情至,感情达到极点;断金石,指感情坚定如金石。
18. 胶漆未为牢:胶漆,比喻紧密的结合;未为牢,还不够牢固。
19. 但愿长无别:但愿,希望;长无别,永远不分开。
20. 合形作一躯:合形,合二为一的形体;一躯,一个身体。
21. 生为并身物:生为,生来就是;并身物,共同生活的伴侣。
22. 死为同棺灰:死为,死后成为;同棺灰,同一个棺材里的骨灰。
23. 秦氏自言至:秦氏,秦国的人;自言至,自己说到达了。
24. 我情不可俦:我情,我的感情;不可俦,无法比拟。
去完善
赏析
《合欢诗五首 其一》是南朝诗人杨方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渴望与珍视。
首先,诗人以“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开篇,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这两句诗句通过对猛虎咆哮和神龙腾飞的描绘,表达出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如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一般,无法抗拒。
接下来,诗人写道:“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这是说志同道合的人之间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他们追求同样的目标。诗人以这种自然现象来形容友谊的重要性,表达出自己对于友情的重视。
紧接着,诗人描述了与友人亲密无间的相处状态:“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这几句诗句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仿佛是影子与身体的紧密相伴。无论是饮食、穿戴还是睡眠,他们都在一起,共同度过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而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期许:“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子静我不动,子游我不留。”这些诗句表现出诗人希望与友人时刻保持亲密,无论对方是在安静还是游走,自己都愿意陪伴在身边。
接着,诗人运用了“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的比喻,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诗人将友人比作同心鸟和比目鱼,意味着他们心灵相通,情感真挚,如同鸟类和鱼类一样密不可分。
最后,诗人坚定地表示:“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友情的向往,希望能与友人长相厮守,生死不离。即使经历了沧海桑田,他们的情谊也不会改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合欢诗五首 其一》是南朝梁时著名女诗人杨方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朝梁代(502-557年)时期,这是一段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杨方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这是她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她与丈夫谢览的感情深厚,但因战乱等原因两人分居两地。在漫长的等待和思念中,杨方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切挂念和对团圆的渴望。《合欢诗五首 其一》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知识还包括当时女性地位低下,婚姻制度不健全等。由于战乱和社会制度的限制,许多家庭被迫分离,这使得杨方对家庭的渴望更加浓烈。她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