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淳熙辛丑自武宁丞摄靖安作 其三

标题包含
淳熙辛丑自武宁丞摄靖安作 其三
对县谁家数亩园,竹亭茅宇杂花繁。 同官不可无兼局,通管溪南水竹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问是哪户住在县城有几亩地的花园,竹林凉亭与茅屋交相辉映,各种鲜花盛开得热闹非凡?诸位同僚不能没有一场场聚会,让我们共同游览溪水南边的竹林与水边村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淳熙:南宋孝宗赵昚的年号,使用时间为1174年至1189年。 2. 辛丑:淳熙九年,即公元1182年。 3. 武宁:古县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4. 丞:古代官职名,负责辅助主官处理政务。 5. 摄:代理、兼任的意思。 6. 靖安:古县名,在今江西省宜春市。 7. 对县:指毗邻的县城。 8. 数亩:几亩。 9. 竹亭茅宇:竹子做的亭子和茅草盖的房子,形容乡村的简陋建筑。 10. 杂花繁:各种各样的鲜花盛开。 11. 同官:在同一衙署任职的官员。 12. 兼局:兼职的职位。 13. 通管:全面管理。 14. 溪南水竹村:溪南边的竹林村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方所作,描绘了一幅田园诗般的景象。首句“对县谁家数亩园”描绘了县城中一处静谧的庄园,数亩园林若隐若现,引人遐思。接着“竹亭茅宇杂花繁”一句则生动地展现了园内竹亭、茅屋与繁花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在第二联中,诗人提到与同伴们一同游览这个美丽的村庄。他巧妙地运用“兼局”一词,暗示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也需要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宁静与闲适。这里的“通管溪南水竹村”意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溪流南边的竹林村,这里山水秀美,翠竹摇曳,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满了田园诗意。诗人通过对秀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同伴间共游情景的刻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淳熙辛丑自武宁丞摄靖安作 其三》是南宋诗人杨方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但社会矛盾依然严重。杨方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知识分子,他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过武宁丞,后来被调任到靖安担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诗歌中,杨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虑和悲悯之情。他用“风摇白浪花”来形容百姓的苦难生活,用“江上渔舟远”来象征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些诗句都体现了杨方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