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游人占却岩中屋。
白云只向檐头宿。
谁解探玲珑。
青山十里空。
松篁通一径。
噤嘇山花冷。
今古几千年。
西乡小有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客占据了山中的房子。
白云只在屋檐下停留。
谁能理解这玲珑之美。
青山绵延十里空无一人。
松树和竹子相通一条小路。
山花凋零,寒冷无比。
古今几千年,这里就像一个小天地。

去完善
释义
1. 游人占却岩中屋:游客占据了山中的房屋。占却:占据。岩中屋:山中的房屋。
2. 白云只向檐头宿:白云只在屋檐下停留。宿:停留。檐头:屋檐。
3. 谁解探玲珑:谁能探索其中的奥妙。探:探索。玲珑:奥妙。
4. 青山十里空:青山绵延十里有空荡。空:空荡。
5. 松篁通一径:松树和竹子连通了一条小路。松篁:松树和竹子。一径:一条小路。
6. 噤山口山花冷:山花因为山口的寂静而显得清冷。噤口:寂静的山口。山花:山花,即山上的花朵。
7. 今古几千年:从古至今已经过了几千年。今古:古今。几千年:几千年的时间。
8. 西乡小有天:西乡有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西乡:西乡,指一个地方。小有天:像天堂一样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菩萨蛮》是辛弃疾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词。诗中通过描绘岩中的房屋、白云、青山、松篁、山花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今古变迁的感慨。
首句“游人占却岩中屋”,诗人以游人的视角,描述了岩中的房屋,暗示了诗人对这处景色的喜爱和占有。接着,“白云只向檐头宿”,诗人以白云的形象,描绘了白云在檐头停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谁解探玲珑”,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探索和思考。而“青山十里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空灵和宁静的赞美。
“松篁通一径”,诗人描绘了松篁环绕的小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而“噤山口山花冷”,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敬畏和尊重。
最后,“今古几千年”,诗人以古今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永恒感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而“西乡小有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处自然景色的赞美,认为它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菩萨蛮》通过对岩中房屋、白云、青山、松篁、山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今古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探索、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正值金国入侵中原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局势岌岌可危。
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历城,少年时曾参加义军反抗金国侵略,后南下加入南宋朝廷,希望实现恢复中原的抱负。然而,他在南宋官场屡遭排挤,壮志难酬。在创作这首《菩萨蛮》时,辛弃疾正遭受着人生低谷,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他深感痛苦。
与此同时,南宋社会风气萎靡不振,士大夫阶层沉迷于歌舞升平,对国家的危机视而不见。辛弃疾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这种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他渴望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侮,实现国家的统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