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薛景石反庐

标题包含
薛景石反庐
湖村有真逸,爱首钓鱼袍。 鹤语柴门表,身闲笔砚劳。 移来瓜种别,看得桂丛高。 拟民虽去僻,文名不可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湖边的村庄里有一位隐逸者,他特别喜欢穿着斗篷在湖边垂钓。虽然身处偏僻之地,但他通过文字与世界交流,仍然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他所居住的房屋,柴门之上常有仙鹤啼鸣,他在闲暇时挥毫泼墨,劳动身心。他将瓜种从别处移植而来,悉心照料,看著桂树从矮小丛植茁壮成长。尽管他选择远离世俗,但他的文名依然流传在世间。
去完善
释义
1. 湖村:指湖边村庄,这里是诗人生活的环境。 2. 真逸:隐士的雅号,这里用来赞美薛景石的隐居生活。 3. 爱首:喜爱垂钓的休闲活动。 4. 鱼袍:钓鱼时的服装。 5. 鹤语:形容高雅的言论或诗人的歌唱。 6. 柴门:简陋的门,这里用来形容乡村宁静的生活。 7. 身闲:身体舒适,心境宁静。 8. 笔砚劳:写作时辛勤劳动。 9. 移来:移植,这里指从其他地方引种瓜果。 10. 瓜种别:指品种独特的瓜果。 11. 看得:看到,欣赏到。 12. 桂丛:桂树成林的地方,这里用来赞美美丽的景色。 13. 拟民:模拟普通百姓,这里是诗人自谦之词。 14. 去僻:远离世俗纷扰。 15. 文名:文学上的名声。 16. 不可逃:无法掩盖,这里的意思是薛景石的文名无法被埋没。
去完善
赏析
《薛景石反庐》是南宋诗人赵汝回的一首五言诗。全诗描绘了薛景石在湖村隐逸生活的情景。 首联“湖村有真逸,爱首钓鱼袍”,表现了薛景石的隐逸志趣。他在湖村过着真实而超脱的生活,热爱垂钓,身着渔袍。 颔联“鹤语柴门表,身闲笔砚劳”,形象地描绘出薛景石的日常生活状态。他居住简陋的柴门,却能与仙鹤对话,表现出他的闲适生活和高雅品性。虽然生活清闲,但他仍勤于笔砚,辛勤创作。 颈联“移来瓜种别,看得桂丛高”,写出了薛景石的田园生活。他亲手栽种瓜果,关注桂树丛的生长情况,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尾联“拟民虽去僻,文名不可逃”,揭示了薛景石的文人身份。虽然他选择了远离尘世的地方隐居,但他的文名无法被掩盖,表现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薛景石反庐》出自南宋诗人赵汝回之手。诗歌表达了诗人在故乡湖南的山水田园中寻找宁静的生活意境,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内部社会矛盾重重,外部面临蒙古铁蹄的威胁,整个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为一位文人墨客,赵汝回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痛苦,渴望能为国家出一份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在科场屡屡失利,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种情形下,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家乡的美景,试图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风光来寻求内心的慰藉,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