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秋遣
归鸟休枝,夜虫鸣彻,小轩风过吹凉。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携撙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鸟儿停歇在枝头,夜晚的昆虫们鸣叫不已,清风从小轩里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天空中雨水已停,阳光普照,仿佛一瞬间进入了诗人的思绪世界,来到了美丽的潇湘之地。秋天让树林披上了层层色彩,周围满是扑鼻的清香。曲水池边,红花绿叶交织在一起,簇拥着消瘦的莲花,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晚上月光如水,此时身处其中,感叹人生短暂,又有几人会经历沧桑岁月。不如暂且抛开忧虑,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内心的种种忧愁与思念,化作那一袋的故事,让它陪自己度过漫漫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境内的一座山峰。
2. 归鸟休枝:归鸟指日落时分返回树林的鸟儿;休枝是休息的意思。此句形容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
3. 夜虫鸣彻:形容夜晚昆虫们发出清脆的叫声。
4. 小轩风过吹凉:小轩指小型楼阁或亭子;风吹过带来凉爽的感觉。
5. 诗思入潇湘:潇湘,这里指的是湖南湘江流域一带,自古为文人墨客汇聚之地,此处比喻创作诗歌的灵感。
6. 秋染重林瑟瑟:瑟瑟,草木被秋霜打过的样子。这句描绘了深秋时节树木被染成金黄的景象。
7. 疏离清香:表示清新的香气逐渐远离。
8. 曲池畔:曲池,曲折的水池;畔,旁边。
9. 绿红层叠:形容池边花草繁茂。
10. 依约瘦莲房:依约,仿佛;瘦莲房,指莲花花瓣凋谢后的莲蓬。
11. 携撙闲吊月:携撙,携带酒食;吊月,赏月的意思。
12. 支离病骨:支离,身体疲惫的样子;病骨,生病的身体。
13. 潦倒贫乡:潦倒,失意落魄的样子;贫乡,贫困的家乡。
14. 人生有几:意为人活在世上能有几回。
15. 况遇沧桑:沧桑,时间变迁的意思。
16. 双眉解放:形容将烦恼抛诸脑后,保持轻松的心态。
17. 领略些: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18. 衷肠事:指心中真实的心事。
19. 思亲忧世:思念亲人,担忧世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描绘秋天景色为主,“归鸟休枝,夜虫鸣彻”表达了秋日的宁静和深远的意境,而“小轩风过吹凉”则带来了一丝清凉之感。随后,通过“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在秋日阳光下的思考与感悟。下片则转向了作者个人的感慨,“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既是描绘自然界的美景,也暗示出作者内心的波动。接着,“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则表现了作者希望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来安抚内心起伏的情绪。最后,“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则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既有思念亲人的深情,也有忧虑世事的责任感。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秋遣》是明代文人吴山所作的宋词,描述了秋天寂寥的美景和作者在秋日中的感悟。这首词创作于明朝中期(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此时的中国历经战乱,国家局势稳定,文化艺术逐渐繁荣。
在这个时代,吴山经历了诸多人生起伏。早年因家境贫寒,科举落第,游历四方,博览群书,深得民间疾苦。中年时成为地方官吏,治理有方,政声远播。晚年则辞官归隐,寄情山水,著述传世。这一系列的人生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世间的繁华落寞。
当时的明朝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民生疾苦日益凸显。然而,与此同时,文化繁荣,科技发达,商业兴旺,为诗词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山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创作出许多抒发感慨、描绘风景的优秀作品,使他的词风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