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戊子春暮,寓西湖,坐雨有感
绿肥红瘦,正东风欲转,燕莺声碎。烟锁长堤芳草醉,无那两峰如髻。湿翠粘天,断云贴巘,此际多新态。倚栏凭眺,三径故园荒未。堪怜美景良辰,没来由、只与愁相对。何事天涯蝴蝶梦,流连客舍难退。啼鸟多情,落红不管,领略无滋味。暮春也动,闺思来诗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叶丰满而嫩绿,红花凋零而消瘦,正是春风要转变方向的时候,燕子和黄莺在碎声中叫着。烟雾弥漫在大堤和芳草之间,让人沉醉,无法分辨两座山峰的形状就像女人的发髻。潮湿的翠绿色粘附在天空上,云朵紧贴在山峰上,此刻展现出很多新的姿态。依靠栏杆眺望远方,过去的小路和老房子已经荒芜。可叹美丽的景色和美好的时光,没有理由只能和忧愁相面对。为什么远方的蝴蝶之梦,还在流连于客舍中不肯离去呢?善于表达情感的鸟儿不停地叫唤,花朵落在地上无人理会,根本无法领略其中的韵味。春天的最后时刻仍然会激发人们的情感,少女们的思念之情也被写入诗歌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戊子:指的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的一个年份,具体年数尚无法确定。
2.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
3. 吴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境内,是杭州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4. 绿肥红瘦:描述春天花朵凋谢、绿叶繁茂的景象。
5. 东风:指春风。
6. 燕莺:比喻春天鸟类欢快的叫声。
7. 长堤芳草:指西湖边的长堤上绿意盎然的景象。
8. 无那:即“无奈”,表示无法控制或改变的情况。
9. 两峰如髻:形容西湖中的两座山峰形状如同女子的发髻。
10. 湿翠粘天:形容云雾缭绕、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象。
11. 断云贴巘:描述云朵紧贴在山峰上的情景。
12. 新态:新的变化或姿态。
13. 三径故园:诗人怀念故乡的情感表达。
14. 堪怜:可怜,表示同情或哀伤的心情。
15. 没来由:没有原因,无缘无故。
16. 天涯蝴蝶梦:形容人在异乡漂泊不定的生活。
17. 流连客舍:指在外奔波无法安定下来。
18. 啼鸟多情:鸟儿鸣叫仿佛充满情感。
19. 落红不管:形容花落满地无人收拾的场景。
20. 领略无滋味:感叹难以体会到春天的美好。
去完善
赏析
《百字令 戊子春暮,寓西湖,坐雨有感》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末西湖的景色,以“绿肥红瘦”开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衰败共存的景象。紧接着,词人以“东风欲转,燕莺声碎”描述了春天的变化,同时透露出一丝惆怅之情。下阕中,词人通过“湿翠粘天,断云贴巘”等词语展现了对雨后西湖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之情。结尾处,词人借“天涯蝴蝶梦”表达了游子在外无法回乡的无奈,而“闺思来诗内”则体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百字令·戊子春暮寓西湖坐雨有感》是清朝词人吴山在戊子年春天创作的一首词。戊子年是公元1768年,当时的吴山正身处杭州,游历于西湖一带。
在那段时期,吴山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在科举考试中未能取得理想的功名,于是决定放弃科举,转而投身诗词创作。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词作注入了深厚的情感。
此外,18世纪中叶的清朝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山的词作也表现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