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杂咏 其四
怅望遥天羡鸟归,落云深处暑光微。荒阶渐有虫声出,秋欲来时细雨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怀惆怅地望着天空,羡慕那些自由飞翔的鸟儿,它们可以回到远方的家园;而自己的家却像是藏在深云之中,显得那么遥远。阳光在云中逐渐暗淡,炎热的夏天正悄然离去。荒凉的长台阶上,渐渐传来昆虫的声音,这是在提醒我们秋天就要来临了。此时,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雨丝,那是秋天的气息,带着一丝凉意。
去完善
释义
1. 广陵:扬州的别称。
2. 吴山:泛指江南一带的山川。这里可能是指具体的某个山峰或者景点。
3. 怅望:惆怅地望。形容思念、失望等情绪。
4. 遥天:遥远的天空。
5. 羡鸟归:羡慕鸟儿回归巢穴。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6. 落云:指低垂的云朵。
7. 暑光微:微弱的阳光。表示天气开始变得凉爽。
8. 荒阶:荒废的台阶。
9. 虫声出:虫子的鸣叫声出现。这里可能是指蟋蟀等秋天的昆虫。
10. 秋欲来:秋天将要来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天空,羡慕那些自由飞翔的鸟儿,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解脱的心情。诗人将视线从天空转移到地面,看到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夏日的阳光逐渐减弱。而在这寂静的环境中,诗人听到台阶上渐渐响起的虫子叫声,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最后,诗人在细雨纷飞的季节里,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广陵杂咏 其四》吴山是明代诗人吴山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文人墨客们仍然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
在那个时候,吴山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一直未能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也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的认识。
与此同时,明朝正处于从繁荣走向衰落的阶段。虽然社会表面上看去平静如水,但实际上已经暗流涌动。宦官权力逐渐扩大,政治斗争日益激烈,民间疾苦也日益严重。这些都给吴山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广陵杂咏 其四》这首诗中,吴山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扬州的美景,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他以“秋水连天远”和“山色接空长”来比喻国家的辽阔壮丽,又以“船头”和“城上”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