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
閒浴豀头静自居,此身已濯心何如。
此心欲濯静中去,静定由来物自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在山涧边静静居住,身体已经沐浴但内心又如何呢?
内心想要通过平静洗涤,内心的平静自然能够清除世俗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沐浴》詹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溪边沐浴时的宁静心境。以下是词句注释:
1. 詹初: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以道,号觉非居士。
2. 沐浴:指在溪边洗澡。
3. 豀头:溪边。
4. 濯(zhuó):洗。
去完善
赏析
詹初的这首《沐浴》展现了他对于心灵净化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洗浴的描述,巧妙地传达出了心灵的洗礼过程。首先,“闲浴豀头静自居”一句传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得以放松,为接下来的心灵净化铺垫了宁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发问的形式提出“此身已濯心何如”,形象地描绘了身体的清洁与心灵的洁净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身体洗净之后,心灵是否也随之得到纯净?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对身心关系的深入思考。
在第二句诗中,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心灵净化的过程。“此心欲濯静中去”表明了心灵净化需要平静的心境。只有当我们摒弃杂念,进入内心世界时,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心灵需求,从而实现心灵的洗涤。这里的“静中去”体现出了一种禅宗的思想,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诗人以“静定由来物自除”作结,强调了静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逐渐消除外物的困扰和杂念,从而达到心灵的纯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净化的独特见解,引导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安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沐浴》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詹初所作。创作于1158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政权逐渐稳固,而北方金国依然对南宋构成威胁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詹初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主题。
詹初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学者,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家道中落、战乱频仍的困境。这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沐浴》这首诗中,詹初通过对沐浴这一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大自然中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詹初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