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载升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
于室有绩,于野有耕。
于涂有商,于边有征。
天生斯民,相养以宁。
嗟我何为,踽踽无营。
初孰与我,今孰主我。
我将往问,安所处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熙熙攘攘的人群生活忙碌。
在家里有的编织布匹,在田野里有的辛勤耕种。
在大路上有的商人奔波,在边疆有的士兵守备。
天生养育百姓,相互帮助过上安宁的日子。
可叹我在做什么呢,独自前行没有目标。
起初谁与我分享丰收的喜悦,如今谁又是我的主宰。
我要去问问他们,我该在哪里找到归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朝日:早晨的太阳。
2. 载升:指太阳逐渐升高。
3. 薨薨:象声词,形容众多的声音。
4. 伊氓:指普通百姓。伊,他;氓,民众。
5. 于室有绩:在室内从事纺织。绩,纺织。
6. 于野有耕:在田野从事耕种。
7. 于涂有商:在路上从事商贸活动。涂,道路。
8. 于边有征:在边境地区承担兵役。
9. 天生斯民:天孕育了这些人民。斯民,这些人。
10. 相养以宁:共同抚养成群生活安宁。
11. 嗟:感叹词。
12. 我何为:我在做什么。
13. 踽踽无营:孤独没有目标地生活。踽踽,独行貌;无营,无所求索。
14. 初孰与我:最初是谁和我在一起。孰,谁。
15. 今孰主我:现在是谁主宰我的生活。
16. 安所处我:应该让我身处何处。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人民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关注民生、热爱生活的态度。诗歌的开头“朝日载升”形象地描绘了清晨阳光升起的美好景象,接着通过“于室有绩,于野有耕。于涂有商,于边有征”等句子,描绘了农夫耕耘、商人经商、士兵出征等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画面。在描绘这些场景的同时,诗人还揭示了人民的辛苦劳作是为了生存和安宁,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敬佩之情。
紧接着,诗人在“嗟我何为,踽踽无营。初孰与我,今孰主我。我将往问,安所处我”这几句中,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他反思自己在面对众生时无所作为,不知从何处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总体来说,《朝日载升》是一首展现民生百态、富有哲理的诗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日载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7年前后,即北宋仁宗年间。
在这个时期,苏轼正经历着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阶段。他在政治上积极进取,试图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连续三次科举失利,这对他的信心产生了很大的打击。然而,苏洵并未气馁,他坚信自己的才华和学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宋仁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欧阳修、范仲淹等。这种氛围对苏洵的成长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