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嘉州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
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借船只行驶千里抵达京城,心中期望着十年后可以重返故乡。
乌牛山下的江水如同离弦之箭飞逝而去,不经意间已离家远去仿佛只在咫尺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嘉州:古代的州名,即今天的四川省乐山市;
2. 乌牛山: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有乌牛山大桥等景观;
3. 水如箭:形容水流湍急;
4. 峨眉:指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苏洵的这首诗《初发嘉州》表达了诗人离家赴京、期待功成名就的心情。首句“家托舟航千里速”表明了诗人离家启航前往千里之外的目的地,以实现心中的抱负。接下来的“心期京国十年还”则表达了他希望能用十年的时间在京城取得成功,然后衣锦还乡的心愿。
紧接着,诗人在第三句描绘了沿途的风景:“乌牛山下水如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迅速推进。最后一句“忽失峨眉枕席间”则是诗人对故乡美景的留恋,同时也暗示了离开故乡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家离乡的惆怅,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发嘉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故乡嘉州(今四川乐山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离家别友之际的惆怅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7年,正值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学士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机会增多。然而,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许多士人难以脱颖而出。苏洵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好成绩。后来,他决心弃文从武,投身军旅,以求建功立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军旅生涯并不顺利。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苏洵决定返回故乡嘉州,重新开始文学创作。
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苏轼、苏辙等。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这些人物的影响使苏洵更加坚定了追求文学梦想的决心。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如王安石变法等,这些变革对苏洵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这首诗中,苏洵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命运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在文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苏洵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