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魏公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归来冒着冷雨,寒意袭人难以入眠,独自反复吟诵新作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丞相:指魏公;东阁:接待宾客之地;曲台:指礼乐场所,比喻文人聚集之处。
去完善
赏析
全诗情感深沉,透露出一种苍凉与孤寂。首联以自嘲的方式开头,“最不才”三字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自嘲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颔联进一步深化这种情绪,通过“不堪”、“闲伴”等词语表达出对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颈联则将笔触转向内心世界,描述了即使在欢乐的节日里也难掩内心的忧愁,唯有借酒消愁时才能暂时唤起昔日的理想。尾联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夜归遇雨,辗转反侧,最后唯有诗歌相伴,寄托情怀。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充分体现了苏洵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复杂的情感状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北宋嘉祐年间,正值苏洵人生的晚年阶段。彼时,他已年过半百,虽才名渐显,但仕途坎坷,内心常怀壮志未酬之感。此诗为重阳节所作,苏洵在佳节之际感慨人生迟暮,面对萧瑟秋景与自身华发渐生的现实,不禁联想到自身的境遇。当时他受宰相韩琦邀请参与修撰礼书,却自觉无所作为,深感愧对盛情款待,故借诗抒发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岁月流逝的无奈,也有壮志难酬的悲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