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菊花

标题包含
菊花
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 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茝。 气禀金行秀,德备黄中美。 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 但恐蓬藋伤,课仆加料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诗人有着丰富的想象,用香花比喻君子的品质。更何况是这种霜下的杰出植物,它的清香远远超过了兰花和茝。它有金色的秀美的气质,品德完美如同黄色的美丽。自古以来,有白发的老人,他们吃这种花的果实,喝它的水。我只担心这种植物会被杂草伤害,所以要请园丁多加照料。
去完善
释义
1. 骚人:指诗人。2. 足:充满,充分。3. 奇思:奇特的构思。4. 香草:本指香气四溢的植物,这里指代菊花。5. 比:比喻。6. 君子:品行高尚的人,这里用菊花来喻指君子。7. 况此:何况这种。8. 霜下杰:在霜降时节盛开的菊花。9. 清芬:清香的气味。10. 绝:超过,胜过。11. 兰茝:一种草本植物,花白色,有香气,古人认为可以驱邪避疫。12. 金行:五行之一,对应秋季,代表西方。13. 秀:茂盛,旺盛。14. 德备:德行完备。15. 黄中:黄色中的中间色调,这里是说菊花的黄色既不过于艳丽也不过于暗淡,具有中庸之美。16. 古来:自古以来。17. 鹤发翁:头发花白的老者。18. 餐英:食用菊花的花瓣。19. 饮其水:饮用菊花的露水。20. 但恐:只担心。21. 蓬藋:泛指杂草。22. 伤:损伤。23. 课仆:督促仆人。24. 加料理:加强管理。
去完善
赏析
苏洵的《菊花》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独特风姿和高洁品质。开篇作者用“骚人”一词作为引子,引导读者思考菊花与文人的密切关联,同时又通过“香草比君子”的对比,展现出菊花高雅的品质和文人的独特审美视角。接下来,作者运用“霜下杰”的词语描述了菊花在风霜中傲然挺立的形象,以及它那清芬的香气让人感受到它具有兰花一样的芬芳。接着,诗人借助“气禀金行秀,德备黄中美”这一联表达了菊花的优雅气质与黄色花瓣所带来的美感。最后,借助于古人白发老人采集菊花英饮水的故事,突显出菊花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同时担心菊花被杂草伤害,嘱咐仆人要好好照顾菊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洵的《菊花》是一首描绘秋日菊花的诗篇。这首诗歌创作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正值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在苏轼生活的时代,儒家思想是主流,文人墨客们常常以菊花的品质来表达对高尚品质和独立精神的追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菊花》这首诗中,苏洵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敬仰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在个人生活方面,苏洵是一个颇有才情的学者,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未取得显著成绩,但凭借其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最终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他的一生充满波折,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