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仙都山鹿

标题包含
仙都山鹿
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 应是仙君老僮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客人还没有到来,我怎么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昨天晚上我听到了几声悦耳的声音,它们响彻云霄。我想那应该是天上的神仙们派来的使者,他们的年纪虽然很大,但仍然是勤劳的仆人,即使是在掌管接待工作的时候,他们也表现得非常敬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仙都山:位于四川青神县,是道教圣地。 2. 苏洵: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3. 客来未到何从见:意思是客人到来时还没有看到仙鹿,指的是未能亲眼见到传说中的仙鹿。 4. 昨夜数声高出云:昨晚听到几声高亢的鹿鸣之声,响彻云霄。 5. 应是仙君老僮仆:估计这头鹿应该是仙君的老仆役,这是作者根据传说进行的想象。 6. 当时掌客意犹勤:指当时的鹿主人热情好客,尽管年纪大了,但仍然十分勤劳。
去完善
赏析
苏洵的《仙都山鹿》是一首描绘山中神秘动物的词作,他以非凡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在词的开篇,苏洵通过“客来未到何从见”引导读者展开想象,让人们猜想这只神秘的动物究竟是怎样的存在。紧接着的“昨夜数声高出云”,则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出鹿的独特气质,让读者感受到它在夜间的高亢鸣叫。 接下来,诗人以猜测的口吻描述这只鹿的身份,“应是仙君老僮仆”。这里把鹿比喻为仙人家的老仆,暗含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一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在现实世界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结尾一句“当时掌客意犹勤”则是对鹿行为的赞美,强调了它作为仙家的代表对于来访者的热情与好客。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鹿的独特魅力,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欣赏。 整首词以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情感及富有哲理的思辨巧妙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人们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也能体悟到生活中的哲理和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仙都山鹿》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苏洵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6年,正值苏洵宦途失意、官场受挫之时。这一时期,他因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对仕途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无奈。在这种心境下,苏洵选择避世隐居,游历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段时间里,苏洵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其中就包括这首《仙都山鹿》。 在苏洵生活的时代,即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然而,封建官僚体制的腐败和士人阶层的僵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像苏洵这样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这种思想观念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